成都七八月份天气热吗
热
成都7月份和8月份都相对闷热,毕竟三伏天,不过具体的以你所在地区的试试天气预报为准。成都属亚热带季风尚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象特色,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空气潮湿,夏天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显得闷热。雨水多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
成都市好玩的地方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熊猫基地建立于1987年,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占地106公顷,随着三期工程的扩建,基地面积将会扩大到200公顷。截止目前(2007),成都熊猫基地以建立初期从野外抢救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已成功地使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增加到67只。大熊猫博物馆内珍贵的资料、丰富的展品举世无双,是认识大熊猫、回归大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成都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创建于1958年9月15日,先后经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都市文物管理处、成都市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几个发展阶段。2015年底,新的成都博物馆经成都市委编办批准成立,2016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成都锦里
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开市,二零零五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锦里二期也于2009年春节前开肆迎客,锦里二期大胆将水引入锦里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
成都特色文化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蜀绣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多种刺绣的总称,主要产于成都和绵阳等地。蜀绣、湘绣、苏绣、粤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具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的特点。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06年蜀绣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
蜀锦与杭州织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蜀锦大都以经向的彩条作为基础起彩,并作彩条添花,使其织纹精细、图案繁华、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成为了一种最具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的五彩织锦。蜀锦质量坚韧而饱满,彩纹风格秀美,配色不失典雅而又不落俗套。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4日游攻略自由行成都4日游最佳路线图
成都是一座极具魅力和特色的旅游城市,也是众多旅行者较为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每个人都希望可以获得良好的旅行体验,在这里寻求更多的美好记忆和留恋,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成都是一个吃货天堂,即游览了成都的名胜古迹又感受了风土人情,本人是2号晚上22点25从太原起飞第二天00点50(3号)到达的成都,又从双流机场坐1小时大巴到达了我住的火车北站智选假日酒店所以除去来回的这几天共游玩4天半时间本篇将来回路程未算进游程中。
D1成都市区游(宽窄巷子→人民公园→锦里古街)
宽窄巷子:早晨可以起晚些,我9点半乘坐了地铁去往宽窄巷子,其实就是两条巷子,跟大同仿古街差不多,有吃的小吃比如糖三炮、麻婆豆腐等吃吃喝喝,如果能吃饱就不用找地方再吃午餐了,小编食量大又去了附近找了家饭店吃完饭,坐地铁去了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说起喝茶许多老成都人都会想到人民公园喝大碗茶,大碗茶是成都的一大特色,下午时间在茶园点上一碗茶,买点小吃,价位也不贵都在接受范围内,还有采耳,作者个人觉得采耳有些疼而且算下来没有宽窄巷子的采耳便宜,大家自己对比吧,聊聊天喝喝茶缓一缓旅途的劳累,您如果不累或者不喜欢饮茶可以去其他的景点转转。随后去锦里古街转转。
锦里古街:说起锦里在成都的名气也是不弱,小吃也比较多,到锦里的时候差不多快晚上7点来最好,你可以看着它唯美的夜景吃着小吃,拍拍照片。锦里古街离武侯祠不远,有兴趣可以去一去,个人观点觉得武侯祠没有杜甫草堂好。然后返回酒店,酒店附近的万达有一条小吃街,许多好吃的。
D2成都市区游(杜甫草堂→春熙路→九眼桥)
杜甫草堂:早上起床吃过早饭后,乘坐地铁去往杜甫草堂,小编强烈推荐杜甫草堂,小雨天的杜甫草堂尤其美,成都的雨一般都是绵绵细雨,下着雨的杜甫草堂诗意也更浓了。景区里有古文物,有名人字迹,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创作的。
草堂售票口导游态度相当差,明明有10块一人的电子讲解却推荐150人工讲解,再问电子讲解后需要压每人一百的现金,注意是现金,当时小编的小伙伴是9人,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现金问可以微信支付不行后工作人员就不理人了。
逛完草堂一上午也就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了,吃完饭后乘坐地铁去了春熙路
春熙路:春熙路是一个广义词,他是商圈的代表,说白了就是大商场,王府井呀百盛呀什么的商场,逛一逛转一转,和网红打卡地ifs合影什么的,买些需要的给朋友带的什么的,如果你不喜欢逛街,想看看成都其他的风景也可以把这一项取了
逛个差不多,吃完晚饭后,如果你想出去转转,看看夜成都,那么九眼桥就是个不错的好去处。
九眼桥:九眼桥的夜景也是不错的,附近有许多小酒吧,可以和朋友家人进去感受一下,再去拍拍桥很不错的。
D3成都市周边游(青城后山→都江堰)
青城山:是去成都必去的,先说一下怎友坦么去,先乘坐地铁去犀浦站,到站出来有动车站,买一张去青城山的动车票十元,出站有直达青城好斗桐山的公交大巴,可以购买往返票,本篇作者不喜欢庙呀观呀的所以选择的是青城后山,后山风景比前山稍微好点,还有个古镇。
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前后山吧,如果到了前山景区后突然改变主意想去后山可以拼够4人打车去后山平均每人也不到18元,出租要80完全可以搞到70,游完回来没有买返回车票也别慌,可以在泰安古镇有当地人的私家车直接送去动车站也不怎么贵。前山门票75元,后山门票20元。大家自己选择去前后吧。
到了动车站可以买一张去都江堰的车票,也可以直接返回市区,因为是一条线所以作者就去了都江堰。出了动车站有2元的公交区景区。
都江堰:著名的水利销穗工程,成都市区各种用水都江堰承包了70%,灌溉呀吃饭的水等等。都江堰这一中华古人智慧的智慧结晶,作者进去后雇了一个导游,也就给讲讲宝瓶口呀鱼嘴什么的,想听故事一般是不会给你讲李冰带着子民怎样修建的都江堰,所以感觉雇导游意义不大,不如在网上百度下载个都江堰的讲解详细。回的时候都原路返回市区
D4成都市区游(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锦江剧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者又来强烈推荐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建议星期一到五去,人少,而且要早去,大约7点从智选假日酒店出来打了一个dd车花了20多去了景区售票口,7点到10点大熊猫也许会动动其他时间在睡觉吧,运气好能看见几只笨笨可爱的小家伙互相打闹,运气再好点就能看见饲养员喂食“吸”大熊猫了。
游玩攻略
进入景区你觉得自己体力可以,就步行,体力差的就去排长龙队坐观光车吧。先不要什么天鹅湖呀小熊猫馆呀,请直奔月亮产房,有人问为什么不先去太阳产房,太阳产房离的近人多呀而且排队的管理保安也是很没有素质的,警告牌明明有禁止喧哗字样还自己大声喊游客,态度也不好,月亮产房的保安就不一样文明而且以身作则,点赞。
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的内容一样看大熊猫宝宝。月亮产房参观完后直奔大熊猫2号别墅,你有可能看见大熊猫嬉戏,参观完后不要去1号别墅因为正在修建这段时间,去其他几个大熊猫别墅看看比如14号别墅,再去亚成年大熊猫区看看,这些参观完后再去小熊猫天鹅湖这些区参观,要分清主次的规划游览路线。建议不要在景区买大熊猫留念品,逛逛将你喜欢的拍个照片,去tb看看便宜太多还一样。
返回吃完午饭后,先可以去锦江剧场
锦江剧场:看变脸的好地方,在你吃过了成都火锅,看过大熊猫,那么你就不得不看看川剧的变脸了。这地方点个大碗茶小吃就可以看川剧变脸了。
D5成都市区游(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著名的太阳神鸟就在这,里面有许多好看有故事的文物,畅想古人在此的生活
四天半行程就结束了。
温馨提示
1.去前查看天气预报,若是4天雨天请带雨具,拿一双好走的鞋,带长袖。阴天的成都也不暖和,晴天根据气温携带大裤衩毕竟秋天了。
2.带好花露水,成都的蚊子是黑蚊子,咬完就肿了,痒得厉害。
3.高德地图在成都这有立交桥的地方不一定步行、骑车导航就准
4.成都市区里用gd打车25元以内挺合适的,赶时间的适用,看导航别被绕路,绕路打投诉电话举报
5.成都没有助力车可以骑,骑车也很方便的,距离近不如骑车,坐地铁短距离几站就要2到3块,共享单车都很多。
6.你要是和我住的酒店一样,坐地铁回旅店在人民北路地铁站下比火车北站地铁站更近,金牛万达背后有条饭店街都非常好。emmmm我是个吃货就顾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