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如梦里的龙门在哪里

一、佳期如梦里的龙门在哪里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有320国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二、龙门古镇在哪里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有320国 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 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孙。

这是龙门古镇的一个网址,你看看,里面有详细介绍。

三、介绍一下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是富阳市最大的自然村,居民2000多户,6000多人口,其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 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 镇外的龙门山及主峰杏梅尖雄伟峻拔。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可与雁荡山大龙湫比美。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南,是“富春十景”之一,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600多户7000余人口,是全市最大的自然村,其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

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

镇外的龙门山及主峰杏梅尖雄伟峻拔。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可与雁荡山大龙湫比美。

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孙。

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龙门古镇以其“古”字而闻名,一是因为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定居已有千余年,民风纯朴:二是全镇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从厅堂的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是厅堂四周环以本房成员住宅,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古镇内厅堂密布,巷道纵横,墙檐相连,房廊相接,走进古镇令人如坠迷宫,东西莫辨,别有一番情趣,“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最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