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过年的习俗?

一、湖北省过年的习俗?

饮食类

1.喝鸡汤

    过年喝鸡汤对于湖北的乡亲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吃鸡翅,寓意着“展翅高飞”。

2.水煮蛋

在湖北沙市、荆州一带,新一年吃第一餐有个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2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贪吃鸡蛋黄哦,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亲们~

3.白蒿菜

新的一年第一顿饭,湖北秭归有些地方会吃油炸白蒿,取其谐音“百好”,图个好彩头,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蒿还能油炸后食用,貌似是用白蒿加鸡蛋、面粉、水,放在油锅炸。但我知道白蒿可以用来做蒿菜粑粑,皖南地区有这个传统,将糯米和白蒿磨成粉后,加入腊肉、酸笋等内馅,做成一个个胖嘟嘟的包子。不过他们是清明节前后吃,秭归人则在春节就开动了。

4.糍粑

湖北省内各地过年都要吃糍粑的,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由来或许大家不知道。在以前,湖北人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可见糍粑在春节的重要性,看到糍粑就想到过年,一种莫名的小兴奋~

5.三全菜

武汉人以前过年时,年夜饭桌上绝对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这三全分别指的是“全鸡、全鱼、全鸭”、“全糕指的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指的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现在大家喜欢在桌中央放一口火锅,放完鞭炮,全家人围团坐,热气腾腾吃年夜饭,真的很开心!

礼节类

1.除夕夜

湖北人以前过年时,男人一定要在除夕当天,挑水把水缸蓄满,至少要够家人使用3天,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女人则无论再忙,也要给家人做好鞋子,象征“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天亮前吃饭,“越吃越亮”,全鱼不能动筷,因为要“年年有余”。

2.拜年

跨完年就开始拜年了,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会步步高升。但是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无大小”,来者皆是客。

3.讨吉利

中国人过年最爱讨吉利,湖北人也不例外。除夕夜要贴对联是必须的,还有换门神,以前的门神的形象是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到唐朝换成了秦琼、尉迟恭大将两名将军,纳福迎祥。孝感人还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还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4.避禁忌

以前的人们很在意过年时不要触犯一些禁忌。比如说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扫地,否则会把好运扫出门外;不能与人争吵,也不能说脏话,不然新一年运气会不好;打碎杯碗后要说“岁岁平安”。不能洗衣,因为码头被水神封锁,任何人都不能去动…总之就像仙桃地区民间歇后语一样:初一拜年——拣好话说。

玩乐类

1.新婿贺年

在武昌,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岳父母家的人肯定会调戏新女婿,然而苦逼的新女婿只有忍让和一笑了之的份啦。而黄陂拜年的顺序却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

2.舞龙舞狮

差不多到初六以后,越来越热闹,舞狮子舞龙的都来了,仙桃地区的舞龙尤其精彩,沔阳乡间的舞龙,全长二三十米,用竹篾铁丝扎成骨架,再敷盖黄布,龙身上还划有黑脊,在欢乐的锣鼓声中,巨龙翻卷腾跃,小孩儿和大人都来围观;舞狮子更好玩,常有人走街串巷,到别人商铺里去,用一块红布挂在梁间,在众人喝彩声中舞狮人敏捷地取下来,名曰“取红”。

3.旱莲船

旱莲船又叫采莲船,是江汉平原乡间常见的春节娱乐活动。旱莲船是在铁丝外用布料缝制成船的样子,再加上遮阳顶,整个船五颜六色,非常喜庆。表演者穿上戏服,翩然起舞,旁边会有丑角扮作撑篙人,他们一般会唱着沔阳花鼓戏或者乡间小调,挨家挨户表演,人家就会给些红包、烟酒,讨个吉利。

4.龙灯会

龙灯会是孝感元宵节的重头戏,从初八人们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5.闹元宵

元宵夜时,孝感有些地方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因为传说七仙女被不愿回天庭,在人间化作飞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

二、湖北省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吗?

湖北省博物馆门票代预约 网上票没有了 抢不到票 买不到票怎么办?找横行九州网免费代预约

三、湖北省博物馆门票?

       不需要门票。

      湖北省博物馆,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每周周一闭馆,特殊节假日除外,参观日9:00开馆,16:00后停止入馆,17:00闭馆,门票免费)。

  09:00-11:00 、 11:00-13:00 、 13:00-15:00 、 15:00-16:00

  每个开馆日有4个预约入馆时间段,门票预约成功后请观众严格按照相应预约日期、时段有序入馆参观,提前和迟到均不可进馆。

  所有人员(除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外)需网上预约后持预约时填写的身份证原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护照、港澳台通行证)才能进馆参观。(提示:疫情管控升级期间除外,届时所有人员均需网上预约。)

  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无需预约(疫情管控升级期间除外),到现场后刷本人身份证原件,由我馆工作人员安排走绿色通道入馆。

  使用身份证预约的观众,入馆当日凭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检票进馆。

  使用非身份证(护照、港澳台通行证)预约的观众,门票预约成功后会生成二维码,入馆当日凭预约证件(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原件通过手持设备刷二维码进馆。

  小孩需预约,对于没有身份证原件的小孩,请家长在预约界面一起新增小孩的身份证号等预约信息,预约成功后现场刷家长的身份证原件,并向我馆工作人员出示订单信息,核对无误后,小孩与家长一同入馆,每位成人最多携带两名儿童。

  行动不便、不能独立与工作人员正常交流者需有陪同人员才能进馆,且陪同人员也要预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请参观人员进馆时出示本人健康绿码。

四、湖北省博物馆面积?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五、博物馆过年闭馆吗?

北京2023年的博物馆春节正常营业,营业的时间为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钟,中午不休息,所以说,如果有的旅客想过春节到北京博物馆参观的,请提前预约。

六、湖北省博物馆有哪些珍贵的文物?

泱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长江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

所处时代:战国器物规格: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出土时间:1978年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全套曾侯乙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以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全套编钟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曾侯乙编钟音乐性能良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音色优美,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

越王勾践剑

所处时代:春秋器物规格: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出土时间:1965年出土地点: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虽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剑身布满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以及文字有重要价值。

曾侯乙尊盘

所处时代:战国器物规格: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出土时间:1978年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曾侯乙尊盘,同样出土于震动整个考古界的曾侯乙墓。这座规模惊人的超级古墓,附葬之物极多极美,各类文物数万件,包括大量珍贵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四龙曾徽、十六节龙凤玉佩、鹿角立鹤等国宝级文物都出土于此墓。曾侯乙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整体造型精美,极尽奢华,是先秦时期制作的复杂、精美的青铜礼器。整件器物精妙绝伦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

云梦睡虎地秦简

所处时代: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器物规格: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出土时间:1975年出土地点: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一个名叫“喜”的秦朝基层官吏墓穴。这些书简数量庞大,内容繁杂,一共1155枚,其中80枚为残片,其余保存较为完好,上面记载了约有四万余文字。云梦睡虎地秦简上的文字都是用墨笔书写的秦朝隶书,展现了秦朝传篆书向隶书逐渐转变的情况。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对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虎座鸟架鼓

所处朝代:战国器物规格:通高135.9厘米,宽134厘米出土时间:2002年出土地点: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虎座鸟架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虎座鸟架鼓是盛行于楚国贵族中的乐器,也是楚墓中出土最为典型的文物。九连墩楚墓出土的这件虎座鸟架鼓,器型高大,造型独特,由虎座、凤架和一面扁鼓组成,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称得上楚国髹漆艺术的代表作。整座器物通体髹黑漆,运用红、黄色彩绘,绚彩艳丽,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和谐相伴,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郧县人头骨化石

所处时代:石器时代器物规格: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出土时间:1989、1990年出土地点:湖北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学堂梁子1989年和1990年,湖北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分别发现和出土了两具头骨化石,曾一度轰动了古人类学界。专家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命名其为“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距今100万年左右。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根据头骨特征,属于晚期直立人类型。“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性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所处时代:元器物规格: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出土时间:2006年出土地点:湖北钟祥郢靖王墓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这件梅瓶制作精美,优雅精致,是我国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瓶高38.7厘米,胎洁白细腻,釉温润明净,青花发色青翠鲜艳,给人以优雅明净的审美感受。腹部的四个菱形开窗内描绘了四个经典故事,分别是“王羲之爱兰图”“周敦颐爱莲图”“陶渊明爱菊图”和“林和靖爱梅、鹤图”,构图简练、精细雅致,简称“四爱图”。在青花瓷中,元代青花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存世较为稀少,有如此精美的四爱人物图案的元青花梅瓶则更为罕见。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局部所属时代:战国器物规格: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出土时间:1987年出土地点:湖北荆门包山楚墓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这幅漆画展开全长84.7厘米,宽5.2厘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用色最多的先秦绘画作品。画上以黑漆为底,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整幅画在有限的篇幅里,合理布局了26个人物、4乘马车、10匹马、5棵树等形象,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过渡自然,绘出了一幅清新隽永的生活画面,反映了战国时代的艺术趣味和生活热情。

石家河玉人像

所属时代:石器时代出土时间:1955年

出土地点: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玉器,呈现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文化的鲜明特征,包含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这件玉人像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专家认为,这件玉人像展现了高超的琢玉技艺,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

崇阳铜鼓

所属时代:商代器物规格: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径39.5厘米出土时间:1977年出土地点:湖北崇阳县崇阳铜鼓,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是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距今约3000多年。这面铜鼓,造型奇伟,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鼓身类似现代腰鼓形状。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都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云雷纹和乳钉纹纹样。整面鼓质地厚实古朴,纹饰繁缛古雅,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和水平。据考证,崇阳铜鼓是仅存于世的两面商代饕餮纹铜鼓中的一面,堪称绝世之珍品。

七、湖北省博物馆怎么去?

1. 前往湖北省博物馆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驾车前往。2. 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先到达武汉市内的某个交通枢纽,比如武汉火车站、武汉天河机场或者武汉长途汽车站,然后再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如果选择自驾车前往,可以使用导航软件或者地图进行路线规划。3. 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宣传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湖北省的文化标志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前往湖北省博物馆不仅可以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还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

八、湖北省博物馆怎么预约?

1.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方的搜索按钮

2.

输入湖北省博物馆并点击

3.

点击进入公众号

4.

在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下方的帮助

5.

帮助界面里面点击我要预约

6.

如果只是参观博物馆的话点击散客预约

7.

弹出的界面点击允许

8.

选择合适的场次后,点击下一步

9.

输入你的实名信息之后,点击提交预约

10.

这样就预约完成了,值得注意的是参观博物馆需要携带身份证

九、湖北省博物馆票价多少?

免费开放,参观门票不收费。

请各位观众在预约门票过程中谨防上当受骗。门票需要提前预约,最多提前7天预约,周末及节假日建议提前查看余票信息,提前预约。

  所有人员(除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外)需网上预约后持预约时填写的身份证原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护照、港澳台通行证)才能进馆参观。

十、湖北省博物馆必看文物?

此题答案: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必看呀,它们是:

1. 谭嗣同墓出土文物:包括铜镜、玉佩、瓷器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家谭嗣同的墓葬出土文物。

2. 楚王墓出土文物:包括铜器、玉器、漆器等,是湖北省内发现的唯一一座楚国王墓,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3. 春秋战国青铜器:包括大型青铜鼎、壶、盉等,是中国青铜器艺术的代表之一,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4. 汉代竹简:包括《汉简》、《汉诗》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竹简文物之一,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