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卑南
近年来,台湾卑南(Binan)地区的发展蓬勃,成为该地区独特的旅游目的地。位于台湾东部的台东县,卑南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领略自然的魅力,卑南地区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自然景观
卑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和宜人的海滩。其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是九曲洞国家风景区。这里有壮观的岩洞和奇特的地质景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还有许多美丽的瀑布和温泉,供游客放松身心。
如果您喜欢户外活动,卑南地区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您可以徒步穿越山脉,欣赏壮丽的风景,或者去探索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无论您是想欣赏美景还是追求刺激的冒险,卑南地区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文化遗产
卑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台东县博物馆,您可以了解卑南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卑南族是台湾的原住民之一,他们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参观博物馆,您将有机会了解卑南族的起源、生活方式和艺术传统。
此外,卑南地区还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如陶器、木雕和编织品。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卑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他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购买这些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也可以参加工作坊学习制作过程。
民俗风情
卑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令人着迷。在当地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期间,您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众多的民俗活动。其中最知名的节日是卑南狂欢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这个节日持续数天,期间有各种舞蹈、音乐和游戏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卑南地区还有许多特色的民俗村落,如红砂村和背包村。这些村落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文化的积淀。
结语
卑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悠久文化传统和独特民俗风情的旅游胜地。无论您是想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寻找自然的宁静,卑南地区都能带给您难忘的体验。计划您的下一次旅行,不妨考虑来卑南地区感受台湾东部的独特魅力。
二、卑南族的历史?
卑南族(Puyuma)简介 因为有关始祖神话的不同,卑南族又分为南王群与知本群。南王群认为他们的始祖出 卑南族歌手张惠妹于竹子,知本群则认为他们的始祖出于石头。清朝康熙年间,因南王群卑南人协助清廷平定朱一贵之乱的馀党,而被清廷册封为“卑南大王”,附近的阿美族、排湾族需缴纳贡赋给他们。卑南族原属母系社会,结婚时男子需入赘女方家。氏族姓氏的继承以女子为主,财产继承制是母传女,但因时代变迁,现已有所转变。社会组织以男祭师(rahan, 负责主持部落重要祭礼)和政治领袖(ayawan, 负责部落里重大事情的协调)为领导人。卑南族男子需行3次成年礼:猴祭(进入少年会所)、大猎祭(进入青年会所)和退役仪礼(在大猎祭中进行)。重要祭典包括收获祭、年祭、大猎祭等。卑南族善于刺绣工艺。人口约9,030(2003)。 著名歌手张惠妹就是出自卑南族人。 人口约1万多人。居住在台东平原的卑南乡一带,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统和竹生的南王系统,清朝康熙年间曾被册封为“卑南大王”,邻近的阿美族和排湾族都要向其纳贡。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实力,是因为这一民族保持男子训练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猎祭”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民族内部设立祭师和头目,信仰传统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艺品是藤编篮子。 卑南族正称为普由马,分布在台东平原的卑南乡一带,人口约一万多人,为所有“高山族”中汉化最深的民族。卑南族是母系社会男女婚嫁是由男方嫁到女方家,但由于社会的改变,目前母系社会的特色也渐渐的融入父系社会的制度。 卑南族是以农耕为生的,依祖先起源的神话传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石生的“知本 卑南族系统”及竹生的“南王系统”,部落内有祭师与头目,前者负责部落的祭祀活动,也可为人驱邪、治病、祈福,后者负责政治与军事的领导。 卑南族的传统宗教十分盛行,目前各村尚有传统的巫师为族人治病、驱邪及生命礼俗的执行。 祭典有除草祭、海祭、收获祭、猴祭急大狩猎祭、除丧祭等。 传统服饰方面,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绣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绣的裙子及绑腿。男子则以蓝、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绣的绑腿裤,年长者则穿布满菱形纹饰、红色为主的无肩短上衣。手工艺以精细的藤编篮子最具特色 卑南族人口约八千人,分居于8个村落,分布于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山壁海岸地带。也就是台东纵谷的南部,现属台东县卑南乡。这里多为悬崖石壁,乾隆《凤山县志.风土志》中记,“赴社水路仅容杉板船,……自粪箕湖入傀儡山,行二日可至,乌首盘旋,跋履易,处此则穿荆度莽,越岭攀藤,尤难施步矣。”可见卑南人生活环境的恶劣。还有一部分卑南人散居在恒春半岛。从地理位置看,他们离海滨很近,但他们却更爱上山狩猎。男子成年的仪礼,以大狩猎为其先导。在粟收获祭后,还要连续举行三天仪式性狩猎。丧葬仪礼后还得以狩猎作为解除丧忌的最后仪礼。凡此种种,说明狩猎在卑南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的猎 卑南族场属于每一个公庙(会所,部落活动的场所)的公有财产,也是灵屋单位(一种祭祀祖先的结构)的财产,每次打完猎,猎人要把猎兽的下颚骨奉献在灵屋,以表示对祖灵虔诚的祀奉,也是希望祖灵保佑他们平安猎获和有丰硕收成。 过去曾与鲁凯、排湾列为一族,1954年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族群。族权是由长女继承,家庭生活偏重于母方,是高山族中一个族群。社会以长女承家及男性年龄阶级组织为重。清康熙年间,因协助满清政府平定兵乱有功,朝廷赐予官捕服饰,也促使卑南族及邻近的排湾族等服饰的汉化。
三、史前遗址博物馆是什么?
遗址博物馆是大遗址保护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大遗址保护园区中一般均设有展示宣传遗址出土文物及文化内涵的博物馆,如无锡鸿山遗址,再如台北十三行遗址。
四、卑南族是什么民族?
卑南族(Puyuma)是分居在台东纵谷平原南部的8个部落,有“八社番”之称。
据2017年统计,该族群人数为13 900余人。各部落因祖先起源神话传说不同被分为卑南社群和知本社群,卑南社群起源于发源地为Panapanayan的竹生传说,知本社群起源于发源地为Ruvoahan的石生传说。
卑南族主要聚居地的行政区属于台东市的南王里、宝桑里、建业里、知本里和建和里,以及台东县卑南乡的宝朗村、初鹿村、泰安村、利嘉村和明峰村。
卑南族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母系社会,长女继承家业,婚俗上男子入赘到女方家,氏族姓氏继承以女方姓氏为主,家庭财产继承是母传女。
族群男子实行年龄组织和会所制度,男子从十二三岁至老年都是年龄组织中的成员;会所为政治中心和教育场所,未婚男子必须在会所居住并接受军事训练,以达到保护部落的目的,会所按照年龄层次划分为多个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有特定的责任和任务。卑南族群内部有祭师和头目,祭师负责祭仪活动,头目负责政治和军事。
五、什么是第一史前博物馆?
中国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是1958年对外开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是一处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考古学家在此挖掘出大量石器、陶器、房屋遗迹与墓葬,其中人面鱼纹彩陶盆或许是半坡遗址最为大众知晓的出土文物了。
在普通博物馆中,观众难以直观了解到陈列文物是在一个怎样的空间中出土的及出土时是如何摆放的,遗址博物馆不仅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也突出了遗址本身的文物价值。
六、史前恐龙博物馆在西安的那里?
西安无恐龙博物馆,在陕西自然博物馆有恐龙的馆区。陕西自然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88号。
一、恐龙展区简介:
马门溪龙仿真景区,位于馆区西门口。马门溪龙身披迷彩装、不时地嘶鸣吼叫,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脖子最长,它体长36米,是由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陕西化县人)主持在重庆合川区发掘。同时陈列的还有“盗蛋龙”、“三角龙”以及放大的各类型的恐龙蛋。
二、路线
乘坐地铁2号线,在会展中心站下车即可。然后步行约460米,约7分钟到达陕西自然博物馆。
1、会展中心A1口
2、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长安南路走40米,左转
3、走110米,左转进入长安南路
4、沿长安南路走300米,到达终点
5、到达陕西自然博物馆
七、什么是第1座史前遗物博物馆?
半波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古代遗址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博物馆于1957年建或,位于西安市东6千米灞河东岸半波村北的村落造址上,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53年春天,西北一支文物请理队在西安市郊灞河东岸半波村的北面发现了距今约5600年前的人类遗址,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
这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典型的聚蒂遗址,属于仰都文化类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文化造存,人们建起一座2300平方米的犬厅,把发掘出的40多个房屋遗址和周国的窑穴严密地保护起来,并且硬化了房屋遗址中的断墙、柱洞、窑穴和路面等,使之可以长期保存。同时,在遗址中发掘的的汲水器四、各种欢器、丧葬用的陶罐等遗物仍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博物馆另外还建立了两个陈到室,里面陈到着已经发掘出来的一部分实物与模型,如当时人们使用过的石斧、石网坠、石纺轮、砍削器、石刀、骨针、骨叉、箭鐵等工具,还有绘着人头形、鹿形、鱼形等花纹的陶器。除此之外,陈列室还有作装饰品用的碧玉耳坠和骨珠子等。
不仅如此,遗址中还保留有公共墓地、储藏物品的公共仓库与地窖等。这些先民们使用过的客穴、陶密、墓葬等遗迹,不但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也让人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当时人们的食物、穿着、居住和社会生活等状况。半波遗址是黄河流域规模最犬、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蒂造址。遗址的发掘与整理,尤其是博物馆的建成,对研究中国仰都文化的分期和原始社会历史都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八、什么是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半坡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半坡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卑南族里的“PuYuMa”是什么意思?
Puyuma是卑南族的自称。卑南族自称Puyuma,所以又译为“漂马”族,其含义为“我们”,也等于“人”。卑南族,台湾原住民族,族群分布在台湾岛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
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境内,语言属南岛语系。族群偏向属于母系社会,人口约13,326人。卑南族传统的四大部落分别为:南王Puyuma普悠玛部落、知本Katratripul卡大地布部落、建和Kasavakan射马甘部落、利嘉Likavung利卡梦部落。卑南族地理分布卑南族位于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台东纵谷南方的平原上。依其起源传说,分为两个系统:
一是石生起源说的知本系统,发源地为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二是竹生起源说的南王系统,发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槟榔、宝桑。卑南族分布于台东县卑南乡,共分为八个社,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泰安村、槟榔村、美农村、初鹿村、南王村、温泉村。
昔称“八社番”。人口集中在台东县,其中以台东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乡,总人口数大约一万人(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引用于2006年12月)。
十、圣托里尼费拉史前博物馆好玩吗?
很奇怪?我在费拉一个上午,从八点半到十点,去过三次展览馆,不知为啥一直没开门?那天不是周末,也不是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