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的伊豆》中为什莫说修善寺是历史上的温泉
修善寺温泉位于静冈县伊豆半岛,在桂川两岸形成了温泉街,是伊豆最有历史的温泉。据传平安时代弘法大师发现此泉,修善寺温泉的象征“独钴汤”据说就是当时最早的源泉。此地现在仍保留着修善寺温泉发祥之寺,位于温泉场中心的修善寺,以及老字号旅馆、古老建筑等,桂川之上的虎溪桥等演绎着宛如往昔的温泉城风情。
二、《杜拉拉升职记》电视剧剧组去日本静冈哪些地方拍外景?
日期 拍摄地等 12/7(一) 上海出发到达富士山静冈机场 静冈市内用餐 静冈市内住宿 12/8(二) 骏河湾轮渡~伊豆市内(土肥)旅馆~伊豆市内住宿 12/9(三) 修善寺~伊豆市内(土肥)旅馆~伊豆市内住宿 12/10(四) 骏河湾轮渡~富士宫浅间大社~静冈市内用餐~静冈市内住宿 12/11(五) 清水梦幻普拉扎~静冈市内用餐~岛田市内住宿 12/12(六) 牧之原台地茶园~大井川吊桥~岛田市内住宿 12/13(日) 大井川铁路家山站周边~茶茗馆周边~岛田市内住宿 12/14(一) 富士山静冈机场出发返回上海
三、《伊豆的舞女》好看吗?
相当地出色
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迥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他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舞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过占有她的邪念。但他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损害。一方面。他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他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他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这位青年一见钟情。几天后,青年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他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他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
故事很感人,文笔也很好,是极其优秀,有魅力地作品。
以下是其中地开头,
一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 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一路上我虽然出神地眺望着重叠群山,原始森林和深邃幽谷的秋色,胸中却紧张地悸动着,有一个期望催我匆忙赶路.这时候,豆大的雨点开始打在我的身上.我沿着弯曲陡峭的坡道向上奔行.好不容易才来到山顶上北路口的茶馆,我呼了一口气,同时站在茶馆门口呆住了。因为我的心愿已经圆满地达到,那伙巡回艺人正在那里休息.
那舞女看见我倥立在那儿,立刻让出自己的座垫,把它翻个身摆在旁边.
“啊......”我只答了一声就坐下了.由于跑上山坡一时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有点惊慌, 谢谢这句话已经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口来.
我就这样和舞女面对面地靠近在一起,慌忙从衣袖里取出了香烟.舞女把摆在她同伙女人面前的烟灰缸拉过来,放在我的近边.我还是没有开口.
那舞女看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上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象头发画得特别丰盛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那舞女一伙里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两个年轻的姑娘,
另外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男人,穿着印有长冈温泉旅店商号的外衣.
到这时为止,我见过舞女这一伙人两次.第一次是在前往汤岛的途中,她们正到修善寺去,在汤川桥附近碰到.当时年轻的姑娘有三个,那舞女提着鼓.我一再回过头去看望她们,感到一股旅情渗入身心.然后是在汤岛的第二天夜里,她们巡回到旅馆
里来了.我在楼梯半当中坐下来,一心一意地观看那舞女在大门口的走廊上跳舞。我盘算着:当天在修善寺,今天夜里到汤岛,明天越过天城山往南,大概要到汤野温泉去.在二十多公里的天城山山道上准能追上她们.我这么空想着匆忙赶来,恰好在避雨的
茶馆里碰上了,我心里扑通扑通地跳.
过了一会儿,茶馆的老婆子领我到另一个房间.这房间平时大概不用,没有装上纸门.朝下望去,美丽的幽谷深得望不到底.我的皮肤上起了鸡皮疙瘩,浑身发抖,牙齿在打战.老婆子进来送茶,我说了一声好冷啊,她就象拉着我的手似的,要领我到她
们自己的住屋去.
“唉呀,少爷浑身都湿透啦.到这边来烤烤火吧,来呀,把衣服烤烤干.”
那个房间装着火炉,一打开纸隔门,就流出一股强烈的热气。我站在门槛边踌躇了.炉旁盘腿坐着一个浑身青肿,淹死鬼似的老头子,他的眼睛连眼珠子都发黄,象是烂了的样子.他忧郁地朝我这边望.他身边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简直可以说他是埋
在这些破烂纸头里.我目睹这山中怪物,呆呆地站在那里,怎么也不能想象这就是个活人.
“让您看到这样可耻的人样儿....不过,这是家里的老爷子,您用不着担心。看上去好难看,可是他不能动弹了,请您就忍耐一下吧.”
老婆子这样打了招呼,从她的话听来,这老爷子多年害了中风症,全身不遂.大堆的纸是各地治疗中风症的来信,还有从各地购来的中风症药品的纸袋.凡是老爷子从走过山顶的旅人听来的,或是在报纸广告人看到的,他一次也不漏过,向全国各地打听中风症的疗法,购求出售的药品.这些书信和纸袋,他一件也不丢掉,都堆积在身边,望着它们过日子.长年累月下来,这些陈旧的纸片就堆成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