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 白羊山奶奶庙在那里

一、仪征 白羊山奶奶庙在那里

1、白羊山奶奶庙位于仪征刘集镇境内的扬州西郊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并非单门独户,而是由大别山余脉白羊山等连片群体丘陵连绵逶迤而成。目前占地467公顷,海拔最高为处63.8米,因为植被繁茂,大气澄净,远避喧闹,又被称为扬州西郊“天然大氧吧”。

2、扬州西郊森林公园山不高,路不险,但却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仅是种种关于龙的传说就让人心旌摇动。相传很久以前,山中有个洼地,一对夫妇居住其中,妇人分娩,生下一条白色的蛇状怪物,顿时天公变脸,电闪雷鸣,这怪物化作一条小白龙升腾上天,其母的胎水化成一处水塘,久旱不涸,恩泽百姓。小白龙为报养育之恩,每年五月初三都要前来祭母,这就有了白羊山的来历。据称,现在森林公园附近仍有一处洞穴遗存,只是少人探寻,后人为示纪念,遂建庙一座,起名“白龙庙”。白龙庙处于山腰之中,占地40余亩,四周砖碟严严实实环绕,几经修缮,如今气象一新,大殿厢房配套齐全,人气旺,香炎盛。四周还有白羊山奶奶庙、东林寺等场所。

您可以去旅游参观一下,奶奶庙应该就在白龙庙旁边;

二、国家级森林公园皇臧峪位于哪个省

是皇藏峪吧? 皇藏峪,位于安徽省萧县。《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此山有皇藏河,汉高祖避难处。”这便是皇藏峪名字的由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山川秀丽,农、林、水、土特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异彩纷呈。园内有木本植物种,中草药700多种,鸟类58种。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萧县城东南30公里处,东靠京沪铁路,西连淮北、南接宿州,北近徐州,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在景区边缘交汇,外部交通十分快捷、方便。 交通指南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地址: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官桥镇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自驾车路线: 1.进入景区的两条高速路(连——霍,合——徐),在朱圩子下高速,然后行驶8公里到达天门寺景区,行驶18公里到达皇藏峪景区,路上都有指示牌的。 2.从206的国道来的游客,在曹村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驶10公里到达皇藏峪景区,行驶20公里到达天门寺景区 3.从310的国道来的游客,在徐州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驶30公里到达皇藏峪景区,行驶30公里到达天门寺景区 4.从311的国道来的游客,在萧县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驶30公里到达皇藏峪景区,行驶20公里到达天门寺景区 5.从301省道来的游客,到达官桥后,按照指示牌行驶13公里到达皇藏峪和天门寺景区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乘车路线: 在曹村,徐州,萧县,官桥,宿州,徐州观音机场,朱圩子各主要出入口都有通往景区的旅游专用线路

三、太白山是(  )的主峰.A.长白山B.秦岭C.太行山D.巫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最高处海拔3767.2米,是秦岭的主峰.

故选:B

四、灵山它的由来和它的历史

灵山是真实存在的。

简介:

灵山就是灵鹫山,坐落在恒河平原、比哈尔邦那兰陀和菩提伽耶之间,是印度佛教的圣地。灵鹫山山势奇特非凡,峰峦众多,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几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顶矗立着一块岩石,形似鹫头,故名灵鹫山。

来源:

来源一

因为这座山的正峰峰顶矗立着一块岩石,形似鹫头,故名灵鹫山。

来源二

还有一说是,这里山上鹫鸟很多,故而得名。当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轮之后,与弟子来到这里,当地摩揭陀国国王曾请佛祖和众弟子到山峰附近的一座竹园中住宿这里群峰之间有一个椭圆形的谷地,是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遗址。

历史:

山顶上有一座古平台,是当年佛祖与诸弟子结集和讲经说法之地。相传,如来曾在这里讲过着名的《法华经》,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块光秃秃的基石。通往平台的崎岖山路上还建有一座石桥,桥头立有“灵山桥”石碑。山坡旁石窟很多,都是当年众僧居处修行所在。

山顶还有一座白塔,塔前石香炉上刻有中文“灵山”二字。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和唐朝高僧玄奘都曾云游到此。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写灵鹫山的景色时写道:“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

不管其来历如何,此山却是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居住近五十年,修行、讲法和集结弟子的地方。灵鹫山与中国还有一段渊源。中国杭州灵隐寺后面有一座飞来峰,关于此山的名称由来,相传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州,看到这山千洞百孔,怪石嶙峋,和故乡的灵鹫山形貌相似,就说这是从印度飞来的,始而得名。

作品描述:

《西游记》:

“却说唐僧四众,上了大路。果然西方佛地,与他处不同。见了些琪花、瑶草、古柏、苍松。所过地方,家家向善,户户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见林间客诵经。师徒们夜宿晓行,又经有六七日,忽见一带高楼,几层杰阁。真个是:

冲天百尺,耸汉凌空。低头观落日,引手摘飞星。豁达窗轩存宇宙,嵯峨栋宇接屏。黄鹤信来秋树老,彩鸾书到晚风清。此乃是灵宫宝阙,琳馆珠庭。真堂谈道,宇宙传经。花向春来美,松临雨过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风仪翔万感灵。

三藏举鞭迅指道,“悟空,好去处耶!”行者道:“师父,你在那假境儿假佛像处,倒强要下拜;今日到了这真境界,真佛像处,倒还不下马,是怎的说?”三藏闻言,慌得翻身跳下来,已到于那楼阁门首。

这只是灵山的山门迎客处,又行数里,经过凌云渡,才到灵鹫峰顶雷音古刹。山上青松林下列优婆,翠柏丛中排散士,奇珍异宝,珍馐百味;刹中有八菩萨、四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十一大耀、十八迦蓝,直到大雄宝殿上庄严无比的释迦如来。”

玄奘《大唐西域记》:

“其山顶则东西长,南北狭。临崖西垂有砖精舍,高广奇制,东辟其户,如来在昔多居说法,今作说法之像,量等如来之身。

精舍东有长石,如来经行所履也。傍有大石,高丈四五尺,周三十余步,是提婆达多遥掷击佛处也;其南崖下有窣堵波,在昔如来於此说法华经。

精舍南山崖侧有大石室,如来在昔於此入定。佛石室西北,石室前有大磐石,阿难为魔怖处也。尊者阿难於此入定,魔王化作鹫鸟,于黑月夜分据其大石,奋翼惊鸣,以怖尊者。尊者是时惊惧无措,如来鉴见、伸手安慰,通过石壁,摩阿难顶,以大慈言而告之曰:“魔所变化,宜无怖惧。”阿难蒙慰,身心安乐。石上鸟迹,崖中通穴,岁月虽久,于今尚存。”

以上出自蔡铁鹰《真经在何方:灵山雷音寺》

素问三十三天,天外天的地方有一名山换名----灵山圣境。如来佛祖就住在山上的大雷音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