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晋晋(安海)哪里好玩

一、福建晋江晋晋(安海)哪里好玩

晋江景点:紫帽山,草庵,施琅纪念馆,衙口海边,深沪海底古森林,丁氏宗祠,城市展馆,博物馆,华侨史馆,金交椅陶磁馆,龙山寺,灵源山,安平桥

“全游网”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网站,楼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

网址www.3608.com。

...

二、安平桥有多少年历史了﹖

800多年的历史。

具体:2017-1138=879 也就是879年的历史。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6年12月,福建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泉州安平桥(五里桥)等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平桥(五里桥)成为晋江第二个、南安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晋江附近什么好玩的地方

龙山寺

位于安海镇,各年古刹。为台湾449座龙山寺之始祖。对

具有特殊吸引力。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寺门、钟鼓楼、

正殿、后殿等。

距世传原佛像处有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尚之,砍作法鼓寺门、佛像等,今俱存。大殿气势雄伟,奉祀立身

,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足爪珠,敲之锵然,全寺具有浓厚闽南地方色彩,在闽台两地享有极高声誉。

安平桥

位于安海镇与

之间的海湾上,离泉州城大约30公里。安平桥长约五华里,又名五里桥,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桥。桥亭周围竖立13座历代修桥碑记,亭柱上刻一联句曰:“天下无桥长此桥”,概括了安平桥长度为天下古石桥之最。这座跨海长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完于绍兴二十二年,桥身以及桥上“憩亭”、护桥将军雕像及碑刻等全部采用花岗石筑就。浮桥面的石板条长8~11米,宽与厚0.5!~1米,重约5吨。这些又大又重的石板被巧妙地利用潮水涨落,架装至桥上。安平桥的桥墩300多个,根据桥底水域的不同状况分别设计成长方形、船形与半船形三种形式。反映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

摩尼与

在罗山乡苏内村华表山麓,有一座中国现在仅存的

寺庙。这座摩尼寺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檐下用单挑华拱。

画龙点睛厅内依崖浮雕一敌坐莲摩尼佛,雕于六百余年前的元代。这尊摩尼像是用一块有色岩石雕成,摩尼端坐在莲花上,与一般佛像迥然不同。坐像高一点五米,面庞圆润,长发披肩,脸呈青草石色,手显粉红色,身为灰白色,是用天然石色构成,增添了不少神异色彩。佛像后背雕出毫光四射的纹饰,也称其为“摩尼光佛”。

晋江龙山寺

又名天竺寺,座落安海型厝,始建于隋皇泰年间,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龙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宏观,大殿雕梁画栋,中殿奉祀

,全身有一千零八只姿态各异的手,掌中均雕一只睁开的慧眼,为我国稀世珍宝雕珍品,镇刹至宝。

龙山寺香火旺盛早已驰名海内外,为台胞和侨胞仰慕的香火圣地,支庶流长,仅台湾省就有400多座同名寺宇。

又称五里桥,东起晋江安海,西接南安水头,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全长2255米,宽3-3.8米是

世界最长的梁式花岗石构跨海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对研究我国古代造桥技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安海变迁等有重要价值。

晋江西资岩寺石佛

西资岩寺位于金井镇

山上,始建于宋绍兴十八年(1148)。寺中依山崖雕 如来、观音、势至三世尊佛,佛像站立,身高4.5米,宽1.62米,姿态微俯,造型神妙,寺后崖石刻有“泉南胜概”四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

位于深沪湾土地寮一带低潮区的潮滩上,退潮时可见分布约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松科油松植物C14同位素年龄为7500年左右)遗迹和距今9000多年的牡蛎礁,是研究台湾海峡两岸大地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等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晋江草庵

座落于华表山廲,据传初建于宋,以结草为庵而得名。元至元五年(1339)改为石构歇山寺建筑,著名的波斯摩尼石佛就是草庵正厅后壁花岗岩浮雕而成,雕像高1.52米,宽0.83米,石佛周围刻一直径1.98米的圆圈佛龛。堪为奇妙的是石佛脸、手、身三部分巧妙地利用花岗岩不同的天然色调,脸部呈现“青草石”色,手呈粉红色,使佛像赋予一种神话的色彩。摩尼石佛是全国仅存

石刻像,草庵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

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安海有什么桥

对于许多人来说,“安海”是个并不陌生甚至是熟悉的地名。

提起“安海”,人们会说这里有座“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会知道这里有保存得最完整的端午风俗“嗦啰嗹”,有香火鼎盛的龙山寺,会流连于这里闻名四方的小吃土笋冻……但大多数的人所知道的也仅仅是如此———说起来仿佛人尽皆知,个个耳熟能详,而事实上却都只是流于表面的最最轻浅的一些印象。

作为千年古镇,安海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说不尽道不完的悠长故事。人说安海有“三里街五里桥,九围十八埔二十四境三十六巷”,每一条青石小巷,每一座红砖古厝都浸淫着历史的印迹。它们在匆忙的时光里静默,等待着有心人停下脚步,安静倾听……

安平东桥

又称东洋桥,俗称“东桥”,在晋江安海镇东、金墩村南的东洋港湾。在公路未开前,是安海至东石的必经之路。

安平东桥与安平桥为姊妹桥,有诗曰:“安海城边水若蒙,一桥西跨一桥东。”“海畔双桥碧草连,东西形胜锁长川。”两桥合为安海“双桥跨海”景观,是古安平八景之一。

《清源旧志》载:“东洋桥,(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十一月,因安平桥成,父老复请于郡守赵令衿曰:‘镇东南隅,渡名东洋,其港深阔,愿复得桥。’赵公许之,乃由里人进士临漳尹椽史进督建。”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三月,东洋桥建成。东洋桥形制如安平桥,为石墩石梁桥。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安平桥)相近又有东洋桥,亦绍兴中建,酾水(桥墩)二百四十二道,长四百三十二丈(为安平桥的三分之二)。”宽一丈二尺余。桥上造东西二亭。

赵令衿写了《东桥碑记》赞颂东洋桥,并写下《咏东洋桥》诗:

“为问安平道,驱车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云。梅花迎我笑,为报小东君。”

明·嘉清三十六年(1557年),为防倭寇侵扰,晋江县令卢仲佃在安海筑造石城,刚建到一半,倭寇悍然侵入烧掠而去。后来,安海乡贤、安徽池州知府柯实卿继续筑造,拆东洋桥之石以作城基。东洋桥荒废匿迹150多年,逮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才由安海人施滔重建,后又废。道光元年(1821年),安海人蔡时昭、周益兴合力再造。尔后虽有多次重修,到六十年代又拆毁以修水利,现仅存48米、桥墩20座,已失昔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