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自驾游攻略

塔里木沙漠公路自驾游攻略

这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而这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则是新疆自驾游爱好者们必打卡的公路,那么前往塔里木沙漠公路自驾游攻略怎么走。

景点介绍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我们今天要走的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三条沙漠公路中最早建成的一条。

这一条公路全长550公里,北起新疆轮台县,南至新疆民丰县,纵贯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被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这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流动性沙漠中最长的等级公路,这条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长城。

最佳时间

10月中旬开始,胡杨开始变黄,苍茫的大漠有了希望与温度,让人不禁生出敬畏之心。秋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最佳自驾时间。

自驾路线

1、轮台县—民丰县

这是一条由石油公司修建的用于运输石油的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第一条公路,也是最有名的一条。途中只有塔中有住宿,但住房条件有限。

起始点:北起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轮台县东9公里(国道314线626公里处),南至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东18公里(国道315线2178公里处)。途径轮南油田、塔里木河、肖塘、塔中4井。

全长:565.66公里,其中流动沙漠段公路446公里,北起肖塘,南至民丰县以东的恰安。

限速:80km/h,注意不要超速哦!

拍照打卡:沙漠公路牌子、0公里石碑、塔里木胡杨林

从独库公路出来,110公里就到轮台。到达沙漠公路0公里石碑处继续向前13公里,向东拐上石油公路走36公里,即可看见壮观的塔里木胡杨林。十月底的胡杨林是最美的时候。公路上设置有临时停车点,不要随意停在路边或者沙子里哦。

2、阿拉尔市—和田市

将阿克苏至和田驾驶时间缩短了一半。从红白服务区出发,穿过红白区,便过了绿洲到了荒漠的边缘。一路上,沙漠植物如胡杨、红柳、骆驼刺等不断展现在你的眼前。

全长:424公里

限速:80km/h

沿途景观:沙雅胡杨林

胡杨是沙漠公路上最靓丽的风景线,但秋季的轮台景区是人挤人,景区里蚊子成群。这时候也可以走这条二号沙漠公路,塔里木河沿岸也有美丽的胡杨,库车到沙雅段一路有大片的棉花地、葡萄藤等,但过了沙雅县城,便是一片荒凉,一片芦苇荡过后,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沙漠公路一天就够了,中途也不用休息。到了和田,有玉有美食。

3、阿拉尔市—且末县塔中镇

公路前半段沿途风景不错,有塔里木河、胡杨林、防沙障等。后半段风景则比较单一。过了塔中,有一个供沿途司机客人停留的驿站。沙漠公路只有塔中有加油站,穿越沙漠公路建议开大油箱的车。

全长:136公里

起始点:于2019年全线通车,起点为阿拉尔市十四团,接省道S210线,终点接塔中1号公路。

4、尉犁县—且末县

高速公路G0711乌尉段组成部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将且末到库尔勒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6小时。截至2022年5月,公路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6月底实现全线通车。

全长:333公里

起始点:项目北起尉犁县,经渭干河、塔里木河、胡杨林、罗布人村寨,南至且末县塔提让乡

限速:80km/h

丝绸之路沿途景点,及路线图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咐者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闷简猛,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当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迁,而中原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以后,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就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了。南北朝时期, 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蚂桥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 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这条道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今天人们也叫它作“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 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