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土楼著名景点?
集庆楼
集庆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依山面水,与紧邻的四座圆土楼和三十一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定现存最古老(建于1419年)、结构最特殊(72道楼梯)的圆土楼。全楼木制结构不用一枚铁钉,与厚度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集庆楼
外文名 Jiqing Earth Building
建筑类型 圆土楼
地点 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北面溪边
竣工时间 1419年
占地面积 2826平方米(2014年)
结构形式 72道楼梯
地址 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北面溪边
土楼简介
集庆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依山面水,与紧邻的四座圆土楼和三十一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定现存最古老(建于1419年)、结构最特殊(72道楼梯)的圆土楼。全楼木制结构不用一枚铁钉,与厚度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
地理位置
集庆楼
集庆楼坐落在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北面溪边,海拔500多米,高出溪面约30米,地势险要。圆形土楼,两环,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该楼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天井、内环及内外环通道、天井、祖堂、后院。楼门为石质门框,阴刻楹联:“集益都从谦处爱,庆徐只在善中求。”横批:“物华天宝。”厚实的门扇封铁板,上方设防火水槽,可有效防止火攻。
建筑特点
集庆楼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4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1楼到 4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72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72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
旅游特色
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二万八千多平方米,由两个环圆型楼组成,外圈有四层共二百多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五十多户三百多人。该土楼不仅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圆土楼之一,还以结构特殊著称。全楼用七十二道楼梯分割成互不干扰的七十二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是一处难得的古代建筑典范。
目前,集庆楼一层已初步建成五十多个展室,展出雕艺、戏曲、乐器坊、糕饼铺、老药铺、雕版印刷、纺织、书院、酒坊、算命馆、钱庄、民间服饰、农耕器具等。此外,古代契文、圣旨牌匾、明、清文官服饰和用品等也是展出重点。
建筑构造
外环土木结构,直径66米,高4层。底层53开间,二层以上每层56开间。底层墙厚1.6米,无石砌墙基,后人在墙外表用鹅卵石加砌1米高的石墙贴面,以防土墙被屋檐水溅湿。建楼时只设一道比其他土楼宽敞的楼梯,位设于门厅东侧,通至四层。底层为厨房,底层、二层不开窗,二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
外环1-4层原为内通廊式,清乾隆九年(1744年)维修该楼时,为了解决全楼数百人只靠一道楼梯上下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和便于管理,对原来的结构稍作改变:底层不变,仍为内通廊式,二层以上改为单元式,每单元6个房间,各设一道楼梯,楼梯较窄,三层每单元分别在梯侧设一神阁。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廊道以杉木板相隔。底层每单元各有一条高出天井与内环户主名下的房子相连的石砌通道。外环二层以上在每单元的梯间靠外墙处,另设一道宽50厘米的暗梯,平时用木板盖住,外人根本无法发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才使用。
外环第四层外墙的9个瞭望台,木结构,向外挑出,既可瞭望又可架设土铳;大门上方的瞭望台可直接观察村口的动静,还可封锁正面的通道,凭险踞守该楼。这是由于初溪村地处大山深处,当时经常有土匪野兽出没,所以建楼者特别注重增强防卫功能。
楼后侧底层还设一秘密通道,在一个房间的外墙上预留距地面高1米、长1.6米、宽0.7米的缺口,外用夯土墙封住,因用与土墙相同的泥土,外人也发现不了破绽;其内向外凹出,平时用木板遮住,外人进入该房间亦无法发现其中奥秘。当楼内居民需向外紧急疏散、逃避时,可迅速捅开这个秘密通道,直奔楼后的山坡,隐蔽在树林之中。
内环与外环以天井相隔,门厅至内环之间以青石板铺设通道。内环单层,砖木结构,前后向和两侧各有一条约3米宽、高于天井的石砌通道与外环的内通廊连接。26开间,设饭厅、杂物间;房间与房间以杉木板相隔,房间前、后向地面以上1米为青砖墙,砖墙以上为杉木封板;每一两个房分别开前、后门,前门朝向祖堂,后门与外环底层贯通。内、外环均为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祖堂位于楼中心,方形,单层,土木结构,以位于后向的厅堂、厅前两侧的回廊和正面的回廊围合而成,中为天井,正面的门正对楼门。厅堂宽敞,供奉神座,两边各设一小门出入。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楼内底层的通廊、天井以及楼外的门坪均以鹅卵石铺面。
二、福建永宁土楼景点门票?
、永定县振成楼(俗称:土楼王子)
门票:联票50元/人,包括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等核心景点。早晨6点前进村可以省去门票。
2、永定县承启楼(俗称:土楼之王)
门票:高北村土楼群门票为30元/人,包括承启楼、世泽楼与五云楼等代表建筑。
3、南靖县顺裕楼(全县最大的圆土楼)
门票:无
4、华安县二宜楼(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园土楼)
门票:30元
5、南靖县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的方楼)
门票:通票60元,包含和贵楼、云水谣古道和怀远楼。
6、永定县遗经楼(最大方楼)
门票:无
7、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
门票:通票60元,包括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和塔下村。
8、南靖县河坑土楼群(俗称:北斗七星)
门票:20元
9、永定县南溪土楼群(风景最优美的土楼群)
门票:门票40元/人,包括振福楼、衍香楼、环极楼
10、永定县初溪土楼群(方圆相间的最美土楼群)
门票:门票50元/人,包括集庆楼、绳庆楼、善庆楼、庚庆楼、共庆楼、博物馆。
三、福建土楼 节庆
福建土楼:节庆的独特魅力
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其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也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节庆不仅是人们欢度时光的方式,更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福建土楼最重要的节庆之一——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福建土楼地区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个时候,土楼里外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祭祖等,其中最为精彩的当属燃放烟花爆竹。在土楼里外,烟花爆竹的绚烂色彩和震耳欲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欢快、喜庆的氛围。
除了春节,福建土楼还有许多其他的节庆活动。比如元宵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土楼外,美轮美奂。此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也都有各自的庆祝活动,如祭扫、龙舟比赛、赏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然而,福建土楼的节庆并不仅仅局限于土楼居民。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二月十五的“迎灯请神”活动是当地最为盛大的民俗活动之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庆祝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气息和文化的交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土楼的建筑风格与节庆活动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土楼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会考虑到节庆活动的需求,如设置专门的舞狮、舞龙场地,甚至在土楼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为节庆活动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氛围。
总的来说,福建土楼的节庆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欢乐和凝聚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去处。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福建,千万不要错过这些充满魅力的节庆活动。
四、福建土楼介绍?
土楼是闽南兵寨发展而来,在漳州各地都有,福建土楼被冠名客家土楼,这是开玩笑吗
五、东山岛到福建土楼景点多远?
先到漳州,再转车,南靖的士每人十七元.再南靖土楼的士每人十五元.或南靖土楼专线每人十三元.也可到漳州后到西站搭南靖漳州专线,每二十分钟一趟.到南靖车站后转车到南靖土楼. 从东山到漳州市区是140公里,从漳州到南靖县城40多公里,再从南靖县城到土楼30几公里,加起来大约要210多公里。
六、福建土楼什么国?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建造的,融合居住和阿御功能的民居,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七、福建土楼的大小?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依靠悬浮原理,利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建造而起,历经200多年却依然稳固,被称为“天下第一奇楼”。
据悉,和贵楼有四奇,一奇是21.5米的楼高是福建土楼之最;二奇是此楼建于沼泽之上,天井内的空地用竹竿插进去会出水,却历经几次地震仍旧稳固如山;三奇是楼内有一清一浊两口井,左边那口清澈如镜,右边那口却浑浊无比,所以左边的井用于饮水,右边的井则用于消防。四奇是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弘扬中 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劝诫后人要和善真诚,以和为贵。
八、福建土楼详细地址?
福建土楼分布较广,下面列出一些比较著名的:1. 厦门土楼群: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镇、同安区西柯镇、安溪县上陵镇等地。2. 南靖土楼群: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3. 永定土楼群: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4. 邵武土楼群:福建省邵武市隆文镇、城厢镇、水东乡等地。5. 福州土楼群: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黄峰乡、连江县芦岭乡等地。具体地址可以根据所在地区进行查询。
九、福建土楼的作用?
首先是居住,土楼作为楼房的主要作用就是居住功能,家族聚群而居住
御敌,,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
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迟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处原始森林,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远”,朝迁鞭长莫及,就连福州、广州、南昌这3省都城,也因相处极端、隘坚路险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
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初级火器时代,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羔”的故事。
冬暖夏凉的物理性,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十分奇妙的是,厚实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年降雨量多达1800毫米,并且往往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在这咱气候条件下,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它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显然十分益于居民健康。
土楼还有抗震功能,比如说环极楼,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有的日本朋友参观后说:“这样的楼建在我们东京那就太好了!” 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还有其的艺术性功能,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五凤楼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居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横屋与之呼应地渐次升高,其重叠的三角形山面对峙左右,形成极工整的秩序构图。虽不着力于细部刻绘,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饱含雄浑古拙的韵味。
方楼的造型特征与五凤楼近似,唯其下堂和横屋的外墙另厚升高,形成更为壮观的整体。
圆楼是3种典型中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正如茫茫大漠中的埃及金字塔那样,极具纪念性。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随时光流近,土墙出现无数不规则裂缝,更显得苍劲有力。圆楼是那样地苦心经营,却宛自天然,震撼人心,在当今方兴未艾的土楼旅游热中,圆楼具有最强的吸引力
十、福建永定土楼特产?
居住在山以山珍为美味,到永定就得找这些,首先是一年四季不同的笋,春冬为毛竹笋,夏季有很多种,是吃笋的最好季节,有甜口,有酸口的,主要是脆,富含粗纤维,清炒,煮酸菜都合适。另外还有山上的飞禽走兽,当然得法律允许,还有河里的淡水鱼虾,最出名的是光鱼,一斤七八十,还有石蛙,一斤得超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