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抚州南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好吃好看的地方
我是南城人。麻姑山可以去看看,和别的地方也差不多啦,就是山上有个庙,还有一个小瀑布。还有一个新开发的凤岗公园,也是山来的。好吃的嘛,就是水粉咯,现做的,早餐才有。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从抚州出发可以去哪里一日游
市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城麻姑山,麻姑山自古属天下名山,素负洞天福地盛名;有比泰山还高200多米的南丰军峰山,山上古木参天,怪石奇峰,龙潭飞瀑,并有九公里的原始石阶曲折上山;有号称“百岛洞”特大型水库—洪门水库,百里库区碧波荡漾,山重水复;有湖光山色、风景优美的南丰潭湖水库;有风景壮观的抚河源头风光;有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资溪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原始森林和奇珍动物,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内已多批外籍专家来此考察。还有临川温泉、资溪法水温泉。近几年,广昌和南丰还推出莲乡、桔乡观光项目。这些自然景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大觉寺地处资溪县大觉山旅游区内,是抚州唯一4A级景区,距景区山门6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8万亩。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胜地、驰名中外数百年的大觉寺,坐落在海拔1118米的莲花山天然石洞中。此洞深12米,宽60米,高6米,洞之深廓,世所罕见。
大觉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全国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境内山清水秀,山峦苍郁峻拔、溪流清澈萦回,自然风貌原始,空气清纯,新鲜、气候舒爽宜人,以全国罕见江西第一的绿色植被,引起国内外等专家关注,被誉为“生态王国,华厦翡翠”。 大觉山风景区成功入选“新赣鄱十景”,可见其魅力所在。
三、麻姑山五年级作文500字
星期日,天气——艳阳高照,我家又新买了照相机,我就缠着爸妈去麻姑山玩,顺路也把二娘、姐姐一起叫上了。吃过早点,我们一行六人就此出发。来到山脚下,当然是人未动,照相先啦!爸爸拿好镜头,我们五个人靠在一起,摆了一个笑容,“咔嚓”就照了下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家提着大包小包的“军粮”向山顶冲锋! 我和志丹姐比谁更会爬山,就一路小跑起来,走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没跑几下就全身冒汗,说什么也不跑了,看着对方的狼狈相,我们不由哈哈大笑,差点儿没喘过气来,老爸却嘿嘿一笑,乘机把我们的样子收入“纪念馆”。又走了一会儿,来到垂玉亭,大家站在一块儿,大喊“茄子”~,就照下来了。稍作休息,继续冲锋! 当我们穿过一大片针草林时早就已经伤痕累累了,我的脚膝盖割得一道道的,妈妈的手成了“被切割的圆柱”,老爸真厉害,穿着长袖,居然没有受伤。早知道也穿了。到了瀑布“玉链双飞”下面,大家乘机下水清洗一下伤口,我和两个姐姐在里面打水仗,还爬到瀑布下面,享受被“雨”大肆清洗的滋味,老爸在一边“咔嚓”“咔嚓”的连拍,记下了我们的快乐瞬间。继续冲向山顶! 再向上走,来到了龙门,看着被前年大雪压倒的迎客松,我不由叹息起来。这会儿,我俨然成了大家的“小导游”,我带着他们来到都没见过的一勺之多、日泉、月泉、神功泉,这可都是南城这个小城特有的风景哦。一勺之多的水是那样的清凉,仿佛泉眼一般,而日、月泉的水则是永不枯涸的,神功泉上有一个石碑,可它已经枯涸了。参观完了这些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去了仙境探奇,感受神鬼意境,到三清观,感受宁静致远,在元君宝殿,想起孙悟空的师傅,还有鲁公碑亭,日、月亭……数不胜数。而我在这里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只要去麻姑山亲身体验一回,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麻姑山怎样?
麻姑山位于江西抚州南城,风景优美,还有些名胜古迹,有庙和寺南城人都爱去那玩
五、“一勺泉”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名山都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人们往往把这些现象与鬼神联系一起,成为神奇的传说。在江西省南城县之西南隅,有一座“麻姑山”,传说这是麻姑仙女修道成仙的地方。山上有一座麻姑庙,庙内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麻姑仙坛记》碑刻。庙旁有3眼清泉——半月泉、麻姑泉、一勺之多泉。
其中,一勺之多泉最为奇特,在这只有一勺之大的泉窝里,无论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一年四季总保持一勺之多的水量,当有人用手掬水饮后,泉马上又补足一勺之多,所以人们称它为“一勺之多泉”,简称为“一勺泉”。神话传说,每年三月三日,麻姑仙女用此泉酿酒浸灵芝,献给西天王母祝寿。
当然,神话传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那只不过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罢了。据科学考察,“一勺泉”是因地下水沿裂隙溢聚而成,其涌水量极小,并千百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加上泉窝面积极小,仅仅只能容纳一勺之多的水量,当人们掬去泉水后,很快就可以补充满。探其真相后,就不足为奇了。
六、为什么称作“一勺之多”泉
gg小朋友,我告诉你们,茌我国江西省南城县的西南角,有一座不大的山,叫麻姑山,山上建立了一座麻姑庙,传说是麻姑仙女修道成仙的地方。当年仙女们吃水就从半月泉、麻姑泉和“一勺之多”三泉中取。其中“一勺之多”被称作三泉中的奇泉,不37管是雨季,还是旱季,它总是保持一勺之多的水量。游人用两手捧起泉水来喝,泉中马上就补足一勺之多,这个泉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