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旅游攻略7天
第一天 游览临潼兵马俑、骊山华清池;
第二天 游览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及珍宝馆;
第三天 游览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城墙、鼓楼、钟楼。
西安特色小吃:
泡馍、杂羔汤、里木烤肉、肉夹馍、秦豫肉夹馍;樊记肉夹馍(竹笆市北段)、孜然炒肉夹馍、腊牛肉夹馍、水盆大肉、葫芦头----铁蛋葫芦头、蒸碗、顶顶香煎饼屋、酱大骨头、麻辣粉、火锅、蒜蘸面、鸡汤刀削面、羊肉面、小雁塔门口的羊肉面、建国路的梆梆面、安平麻辣鱼、安平麻辣鱼、麻辣烫等等,非常多。
入住西安和平门宜必思酒店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和平路59号(和平门里100米路东)
酒店开业时间 2007年,酒店坐落于充满魅力的古都-西安。位于市中心及古城墙内,步行仅五分钟即可到达明城墙及和平门。酒店靠近著名景点-碑林博物馆,钟鼓楼,穆斯林一条街,并可方便抵达大雁塔北广场,欣赏著名的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
入住客人真实感受:好评率:95%,环境舒适,干净卫生,交通便利
二、西安4日纯游玩攻略
西安分1、东线(兵马俑、华清池)一天就够了;2、西线(法门寺、乾陵、秦岭主峰太白山)如果不去太白山一天就够了,如果去太白山需要2天;3、北线(黄陵、壶口瀑布、延安)如果不去延安一天就够,去延安至少2天;4、华山需要一天;5、还有袁家村也不错,比较具有陕西关中特色,一天两天都可以,6、市区主要景点:钟鼓楼(回民街)晚上去就好了,另外还有城墙,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碑林,大雁塔等比较著名的景点,除了博物馆,其他点都可以利用晚上过去转转;
主要看你对那些点有兴趣,可以自由组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旅途愉快
三、西安两日游旅游攻略
你好,我去年春节前和朋友自助游了西安,西安旅游景点比较多,两天时间比较紧,建议行程。周六,上午城墙,钟楼,鼓楼,中午回民街(就在鼓楼后面)吃小吃,下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也可以去大唐芙蓉园,这几个景点在一条线上,离的不远。周日,兵马俑,华清池。可以在西安火车站坐旅游车,行李存在火车站,回来直接坐车回家。注意,如果坐的是高铁或动车,停靠站是西安北站。我们上次住在了宏府嘉会广场里的酒店,房价不贵,位置在钟楼附近,距回民街走路五六分钟,楼下就是地铁站,门口有公交车站,比较方便,特别推荐哦。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求西安一日游详细攻略
早上到西安站后,把行李存了,先去西大街洒金桥吃个胡辣汤,然后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随便逛逛,有2个小时就好,再上城墙包个车车环城转一圈50分钟左右,也就差不多到中午了,可以去小南门里的和诚信吃个葫芦头泡馍(回民不能吃)或是东星街的郑家包子,旁边有家牛肉丸子汤要一碗,吃的很爽。下午去大雁塔转转,然后去大唐芙蓉园这2个地方最少需要4小时,晚饭时间可以去大麦市街(西安人叫桥梓口)里边有很多西安著名的回民小吃,或是鼓楼里边的贾三包子,红红酸菜炒米都不错,就看你你自己的口味了,吃完后还有3小时到10点,您可以再去大雁塔广场看看夜景,也挺漂亮的,然后9点坐车去火车站,上车睡一觉到兰州,出站后不要做站门口的的士,有宰客的,过站前广场随便打个车起步7元(西安起步时6元还是5元我忘了)打上车告诉司机去永昌路中段的金鼎羊肉泡(20元)或是金昌路南段五泉山下广场的战国牛肉面来碗牛肉面(3.5元,加肉3元)吃完就可以去你住的酒店了,白天没什么好玩的,最多就是下午可以去黄河边找个船上去喝个三泡台(最多10元)晚上要是有车的话可以上兰山顶上去看看兰州的夜景,很美丽的,感觉上像是在香港一样。如果喜欢泡吧的话,可以去永昌路和张掖路交界的英皇国际俱乐部2楼慢摇坐坐.
五、求三天的西安旅游攻略
原发布者:许成文
西安三日游策划
第一天(市内)
12:00到达【回民街】,用餐时间及自由活动时间共约2小时
1、回民街: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当地人称这里是回访,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未古城构筑了一道特意的风景线。
二、钟鼓楼:游览时间约1小时,票价20元/位
钟鼓楼简介: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
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
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
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
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
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