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一、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

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在其内廷部分,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

二、北京故宫博物馆里一共有多少个宫殿?

8707间。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时,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5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责问 紫禁城的宫殿数为何要压过他天宫一万间的数。

永乐皇帝醒后连忙召刘伯温进宫,把那梦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

!他天宫是一万间,咱就建它9999间半。既不失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壮观气派和天子的尊严!”

实际上,9999间半的数字只是传说而已,并不确切。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间数为8707间,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

当您参观游览故宫、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会看到院墙围着的一座两层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就在那阁楼上的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是两根绿色柱子之间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的半间就在这里。

三、故宫的历史?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四、介绍一下台湾故宫博物馆的两件镇馆之宝

1 肉形石

高5.73公分

在故宫 肉形石与翠玉白菜是故宫人气最旺的两大文物,因此两物经常摆在一块供参观者欣赏。此件肉形石乍看之下,像不像是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由於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影响乃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呈现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制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将原来质感丰富的石材加工琢磨,并将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这件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作品___2 翠玉白菜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料,运用玉料自然分布的色泽,雕琢出一颗鲜活欲滴的白菜,叶片上还停留了两只小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

而菜叶上停歇的螽斯则象徵多子多孙的吉祥涵意。白菜代表清白,象徵新娘的纯洁,此件翠玉白菜系清末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永和宫的陈设器物,原来是一个掐丝珐琅花盆上的一部分,整体摆置寓意祥瑞,有人推测这件具有玻璃光泽的翠玉是瑾妃的嫁妆。

最主要是他完全是使用天然玉石雕琢出来的。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技术。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乃故宫的镇馆之宝。

五、故宫博物院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PalaceMuseum

故宫博物院(thePalace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