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里的名人故居?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名城,在那纵横阡陌的胡同里,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身影,王府、名人故居。譬如,位于东城区的雍亲王府、怡亲王府、憎王府、睿亲王府、孙中山故居、老舍故居。位于西城区的礼亲王府、郑王府、恭王府、克勤郡王府、齐白石故居、鲁迅故居、梅兰芳故居等等。这些名人故居深埋在老北京历史文化长河中,无不于红柱绿瓦、灰墙老槐中闪烁着文化的深邃。这些历史记忆正在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逐步损毁、消失。
它们所承载历史、文化也正随着它们的消失逐步由现实走进了书本,成了人们追忆的过去!我们希翼着它们不再受到一丁点伤害,希翼着古代先贤留下的痕迹永远保留下来,以期永远!
二、北京名人故居的特点?
四合院里面汇集了大量的风水学知识、堪舆建筑学、古代哲学思想,以及近现代建筑技术。是千年来中国人民,认识、适应、改造自然的智力成果。这些成果与今天的科学原理十分吻合,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目标。
三、北京名人故居最多的胡同?
南锣鼓巷,从南到北787米,却曾是达官显贵、文化名人聚居的地方。
明末清初的两朝重臣洪承畴、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等,以及近现代的北洋军阀靳云鹏、国画大师齐白石、文学巨匠茅盾等,都曾是这里的住户。
如今,作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南锣鼓巷,不仅保留了一条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和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为这些名人故居的存在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印迹。
四、北京有哪些名人的故居?
(一)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故居,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曾经在北京居住工作13年,也算半个北京人。他于1918年发表著名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是在政府的教育部任职,并往来行走在北京的胡同里。
(二)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什刹海西南岸)。这是一座大型四合院,格局极为讲究。大门内有一座树木点缀的土丘,二门内的5间北房分别为工作室、会客厅、卧室和两个厢房。
(三)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从大门进入,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影壁,影壁前面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半身塑像。
(四)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宋庆龄生平事迹展览馆内展出了宋庆龄生前用过的物品、书信以及她不同时期的照片。
(五)邵飘萍故居:
邵飘萍故居,位于西城区东北部的魏染胡同30号。这是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既是邵飘萍故居,也是京报馆旧址。小楼正门上方“京报馆”三个大字,即当年邵飘萍亲笔题写。邵飘萍曾立下“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的誓言,并成为“铁肩辣手”的著名报人。
(六)李渔故居:
李渔故居,位于西城区韩家胡同14号。韩家胡同是北京八大胡同之一。李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著有《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笠翁十种曲》等。
(七)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位于西城区金井胡同。沈家本是著名法学家,精于经学和文字学,继承了我国学术传统中宝贵的考据方法和求实精神,著有《诸史琐言》。
(八)龚自珍故居:
龚自珍故居,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外上斜街50号。龚自珍是清代诗人、思想家、文学家,曾任内阁中书。其最著名的诗作为《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离天津比北京较近的城市?
廊坊。
天津离廊坊最近,离北京、沧州、唐山、保定比较近。天津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界于东经116 °43′-118°4′、北纬38°34′-40°15′之间。东临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和河北(廊坊市、保定市),北部和南部与河北(唐山市、沧州市)接壤,天津市总面积11916.85平方千米。
六、北京有那些值得一去的名人故居?
北京很多名人故居可以去看看;
1、固伦和敬公主府
位于张自忠路7号。和敬公主(1731~1792)是乾隆第三女,17岁下嫁辅国公蒙古族科尔沁部的色布腾巴勒珠儿,乾隆赐此宅。此处东面为多罗贝勒裴苏府,再往东是和亲王弘昼府。
2、弘昼府
位于张自忠路3号。原是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第,1733年雍正帝封第五子弘昼为和亲王,赐此宅。
1906年清廷拆除全部原建筑,兴建了现在还能看到的大楼,归陆军部和海军部使用。袁世凯1912年将总统府和国务院设于此地,1924年作为段祺瑞执政府。
3、竺可桢故居
今为国管局招待所。看了20年门的齐老说,竺老去世后,郁文搬了进来。他指着门前两棵碗口粗的丁香树:春天三四月份,一进大院门,你就能闻到从这里飘出去的香味。
为了防潮,一层的地板距底下空着近1米,下面住着老鼠、黄鼠狼、蜈蚣和蝎子,但没见过蛇。
4、僧格林沁府
位于炒豆胡同73、75、77号。1825年科尔沁索郡王病亡,无子,道光让僧格林沁做索养子,袭郡王。僧因抗太平天国有功,咸丰五年进封亲王,世袭罔替。
1860年,他抗击英法联军,1865年被捻军围歼。光绪年间,清廷在今地安门东大街47号为他修祠。
5、欧阳予倩故居
位于张自忠5号。1949年欧阳予倩从香港回到北京,迁居至此直到1962年去世。他担任首任院长的中央戏剧学院就在附近的南锣鼓巷,而好友郭沫若、田汉、老舍也住附近,故经常在此聚会。
夏衍说:中国话剧有三位杰出的开山祖,这就是欧阳予倩、洪深和田汉。
以上为部分名人故居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