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乌木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 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乌木是自然环境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远古原始森林硕果仅存的自然遗存,是巴蜀地理大环境结构的产物,是古代四川最重要的生态文化遗产。通过对乌木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远古巴蜀植物种类的状况,并从中认识当时的气候、水源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自然因素。 二期工程于2010年7月动工,征地60余亩,投资8000多万人民币,主要是乌木精雕的五百罗汉堂、乌木艺术品雕刻制作中心及相关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设施。乌木精雕的五百罗汉经过八年多的精心打造,已于2009年元旦节对外开放。

景区三期工程于2012年10月动工,征地将近百余亩,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一个景区大门门楼,三个展馆。展馆主要是乌木遗址馆、十二生肖馆、古嘉州馆及王座等展馆;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大型综合性游客中心、四星级旅游厕所一个,以及相关娱乐、休闲设施等等。三期工程于2014年底竣工,2015年元旦对外开放。

乌木博物苑经营体制灵活,目光深远走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不但填补了乐山旅游业引进民营资金投资的空白,还填补了乐山旅游业与国粹文化联姻的空白,填补了乐山旅游业多年无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空白。乌木博物苑下一步将打造以“名山、名佛、名人、名城”为主题的一系列乌木雕刻艺术精品,为建设“中国第一山”进一步丰富乐山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海内外游客真正领略到“游仙山、拜大佛、观乌木”的乐趣。

该景区已成功取得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多次接待了部级、省级、市级等有关领导和部门,并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开业至今已接待国内外旅客50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