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

一、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鸟尊。高39,长30.5厘米。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二、山西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

该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结果揭晓,分别是:山西山西鳄、自然金“华北金蟾”、择义王氏鳄、晋地甲龙、锯齿龙、自然银“山西银王”、自然金——“闪电”、王氏晋北龙、杨氏副肯氏兽、兰花炭。

三、山西煤炭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里的镇馆之宝--“煤精”,是一款已经成煤的硅化木,通体黝黑,纹理清晰,可清晰地看到原本植物的鳞片和脉

络。这是我国井下矿工开采的体积最大、发热量最高的一块大煤。

四、山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山西地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分别是山西山西鳄、自然金“华北金蟾”、择义王氏鳄、晋地甲龙、锯齿龙、自然银“山西银王”、自然金“闪电”、王氏晋北龙、杨氏副肯氏兽、兰花炭。

山西地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工作,是该馆首次通过网络进行镇馆之宝评选,分为观众网络投票和专家论证两个环节。其中,观众网络投票环节由观众对山西地质博物馆初步推介的15件藏品进行投票,投票网页访问量逾90000人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后,山西地质博物馆组织专家,通过精心筛选,严谨论证,结合藏品人气情况,最终确定山西地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藏品名录。

据介绍,这次评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极具科学性、可研性、观赏性、特色性,其中有6件是古生物化石,时间跨度为2.6亿年前~7千万年前。山西山西鳄是“十大镇馆之宝”之首,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山西山西鳄标本;“华北金蟾”是山西省有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的最大的自然金;号称“山西银王”的自然银,银丝密集,根根直立向上,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形态最为优美的山西自然银标本;兰花炭,因燃烧时火焰如兰花而得名,在国内、国际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曾直接用于英国皇室壁炉取暖。这次参评的大型整块兰花炭,是某矿山停产十余日从井下专门采集所得。可以说,10件宝贝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独特和稀缺是这些宝贝共同的“气质”。

山西山西鳄生存于三叠纪时期,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爬行动物,处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食物链顶端。该标本由山西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于山西吉县,标本长约1.7米,包括有完整的头骨、6节颈椎、8节背椎,该标本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山西山西鳄标本,对于补充完善山西山西鳄生物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晋地甲龙生存于晚白垩纪早期,是一类四足行走的覆甲类恐龙。晋地甲龙是山西地质博物馆发现并自主命名的甲龙类恐龙新属新种,“晋地”既指三晋大地,又有山西地质博物馆之意。该标本发掘于山西左云,其尾部具有一独特的骨质尾锤,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具有骨质尾锤的甲龙科恐龙,该标本不仅保存程度完好,而且对于探索甲龙类恐龙中尾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在地壳中含量极低,以单质集合体出现更是十分罕见,俗称“狗头金”。该标本产于大同市灵丘县料堰金矿,重达425克,纯度可达90%以上,是山西省有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的最大的自然金,因其外形酷似金蟾而得名“华北金蟾”。

自然银为天然形成的银单质矿物,十分珍贵稀有。山西产出的自然银多呈发丝状,特征鲜明,在国际矿物晶体界有较高的知名度。该标本产于山西灵丘,高18厘米,宽10厘米,重约843克,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银丝最为密集、形态最为优美的山西自然银标本,堪称“山西银王”。

择义王氏鳄生存于三叠纪中期,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爬行动物,是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中的重要一员。该标本由山西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于山西榆社,并历经两年的精细修复。标本由十多个密集分布的个体组成,其骨骼保存完整、清晰,关联性较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化石中个体数量最多、完整程度最高的标本。

锯齿龙生存于二叠纪时期,是一种植食性副爬行动物,在二叠纪末期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灭绝。该标本由山西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于山西保德,是目前国内保存材料最丰富、保存状态最好,埋藏最为完整的锯齿龙类化石,对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以及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金是天然形成的金单质集合体,十分珍贵稀有。该标本产于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高26厘米,宽4.5厘米,重达705克,因外形细长而得名“闪电”。如此大体量的自然金实属罕见,是山西地质博物馆目前收藏的规格最大、质量最重的自然金标本。

王氏晋北龙生存于晚白垩纪,是暴龙类中为数不多的介于早期小型暴龙类和晚期大型暴龙类之间的过渡成员之一。王氏晋北龙是山西地质博物馆发现并自主命名的暴龙类恐龙新属新种,发掘于山西天镇。标本包括一对上颌骨和与之关联的牙齿、两个颈椎、五个背椎及不完整的右侧耻骨。该标本对研究暴龙类中、后期演化及山西北方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氏副肯氏兽生存于三叠纪中期,是一种植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处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食物链的底端,属供食者,在山西境内沁水盆地以及宁武盆地广为分布。该标本由山西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于山西榆社。其头颅硕大、四肢粗短,头部前方具有两根长长的杵状獠牙,用以挖掘植物根茎。该标本为原地埋藏,是目前发现头骨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骨骼化石,堪称极品,较为珍贵。

兰花炭属于无烟煤,是一种变质程度最高的煤炭,硬度大、密度高,因燃烧时火焰如兰花而得名,在国内、国际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曾直接用于英国皇室壁炉取暖。该标本体型巨大,重约3.6吨,产自晋城市原兰花集团大阳煤矿。该标本是在矿山停产十余日从井下专门采集所得,在机械化开采的今天,如此大体量的优质煤炭标本弥足珍贵。优质煤炭标本弥足珍贵。

五、山西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0件宝贝,其中有6件是古生物化石,年代久远,时间跨度为2.6亿年前—7千万年前。 

其中,山西山西鳄是“十大镇馆之宝”中的老大,该标本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山西山西鳄标本。

六、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尊介绍陕西?

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省博物院从建院之初,就将晋侯鸟尊作为博物院的标志物。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yí]”,铭文中“向”一字,做“享”解,意为“贡献”。大意为晋国君主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可证其为宗庙礼器,这件鸟尊的主人是唐叔虞之子晋侯燮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

晋侯鸟尊的器物形象是一个凤鸟,周人对凤鸟的崇敬和喜爱还有一个凤鸣岐山的典故。相传周武王在伐纣的征途中路径岐山,此时山上有金凤鸣叫,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是周武王的文才武德招致而来的祥兆,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之下伐纣大业最终成功,于是更加深了人们对凤鸟的图腾崇拜之情。

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凤尾下设一象首,惜象鼻残缺,依据象首曲线分析,象鼻似该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间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的羽翎纹。为了尊重历史,修复的象鼻上并没有设计纹饰。

鸟尊是一件酒器,鸟颈与中空的腹腔相通,锋锐的弯喙成为自动开合的流口,当倾斜鸟身往外倒酒时上唇会自动开启。复位后,口即闭合,可防尘、防虫,十分巧妙。鸟尾下的小巧的虎形支脚,可使鸟尊盛满酒时平衡稳定。鸟尊造型和谐,纹饰华美,铸造精巧,浑然一体。即便是分铸的器盖上的纹饰也与整器的装饰图案连接的天衣无缝,连鸟足掌上的蹼也制作得生动逼真,能将冰冷的青铜掌控到如此地步,让人不得不赞叹其工艺之精湛。

从器型的构造比例等特点来看,在形体制作上未能兼顾总体造型的匀称,以及凤鸟造型特点,从此上说,其时间当西周稍早时期。根据其出土于M114墓葬中来看,则该尊年代可确定当在西周中期偏早。

20世纪90年代在天马——曲村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考古学家排列出了从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起直到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晋文侯共九代晋侯的清晰世序,澄清了晋国始封地的问题,弥补了晋国早期编年和史实的阙疑和空白,晋侯墓地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七、山西地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山西山西鳄化石、自然金“华北金蟾”、择义王氏鳄化石、晋地甲龙、锯齿龙、自然银“山西银王”、自然金——“闪电”、王氏晋北龙、杨氏副肯氏兽、兰花炭。

八、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在几层?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

晋侯鸟尊,在二层

所处时代:西周

器物规格: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出土时间:2000年

出土地点: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

晋侯鸟尊,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其盖内侧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晋侯鸟尊是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通过它更是确定了西周时期晋国的国都和世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侯鸟尊的整体外型为鸟、象复合之体,以凤鸟回眸为主题造型,象形为辅。凤鸟头微昂,高冠直立,体态丰满,背上是一只静立的小鸟,作为鸟尊器盖上的抓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凤鸟的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完美融合,构思奇特、巧妙,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九、山西青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第1件,龙形觥

龙形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者村,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该器物造型独特,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龇牙咧嘴为流,浑身饰有龙纹、涡旋纹、云纹、鼍纹、夔龙纹,纹路清晰分明,整体庄重典雅,是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尤其是所饰鼍纹(鼍即鳄鱼),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因此更显珍贵。

第2件,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西周青铜盛酒器。2000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是第一代晋侯燮父的陪葬品。该器物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造型别致,典雅动人,是西周青铜器的精品。

器物的器盖和腹底铸有相同的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大意为晋国君主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凤鸟为晋国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说明晋侯鸟尊是晋国祭祀用的重要礼器,规格非常高。

第3件,兽形觥

兽形觥,高21.7厘米,长24.5厘米,腹深9.3厘米,商代盛酒器。2006年出土于绛县横水墓地,据专家研究,此为倗国贵族所用青铜器。

该器物呈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十分漂亮。

第4件,铜牺立人擎盘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青铜器,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

该器物造型十分独特,一昂首竖耳的铜牺背立一女子,女子束发披肩,双手前伸环握圆柱,柱顶为可转动的镂空蟠虺纹圆盘。

具体是干什么用的,还待考证,但设计奇妙,光润典雅,代表了战国时代中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的高超水平。

第5件,刖人守囿车

刖人守囿车,西周晚期青铜厢式六轮车,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1989年出土于闻喜县上郭村。

该器物铸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俨然一幅动物园的景象;器壁一侧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的人,头戴尖帽,左脚残,左手持拐杖,门栓从此人的右臂腋下穿过,控制车门开闭,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该器物可转动的部位共计15处,构思精巧,铸造技术可谓鬼斧神工,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第6件,庙底沟彩陶罐

庙底沟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出土于芮城县金胜庄村,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上腹部绘以黑彩色弧线、圆点等图案,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其体型硕大,造型优美,完整无缺,保存至今,实乃不易,其代表性和稀有性无可代替。

第七件,侯马盟书侯马盟书,1965年出土于侯马市秦村晋国遗址的玉片文物,前后总出土数量达5000余片。

该文物珍贵的地方在于上面书写的文字,属于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内容是晋国世卿赵氏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这些文字用毛笔书写,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属于国宝级别。因此“侯马盟书”被公认为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

第8件,六璜联珠串饰

六璜联珠串饰,西周珍贵玉器,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晋献侯夫人墓,出土时位于墓主的胸部,应是高级贵族陪葬用的高规格冥器。该玉饰共由408个玉组件组成,自上而下连接6件玉璜,全部刻有镂空龙纹,十分精美漂亮,是目前保存下来的西周玉器中的精品。

第9件,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

板面为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木板漆画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第10件,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汉白玉材质,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通宽220厘米,1999年出土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墓主人为虞弘,中西亚的鱼国人,出使北齐时被北齐朝廷留任,掌管入华外国人事务,后死于太原。

十、山西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1.鸟尊

所属时期:西周

鸟尊是我国一个在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的交界处出土的文物,在西周时期是用来作为祭祀的礼器,整体的形状就像是一只昂首的凤鸟,背部还有着传神的羽毛纹路雕刻,其造型非常的生动。

2.汉胡傅酒樽

所属时期:汉朝

汉胡傅酒樽是我国一个在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中出土的文物,这件物品是汉朝时期用来盛酒的酒樽,整个酒樽的制作技艺非常出彩,采用的是鎏金加彩绘的方式制造而成的,其上还有各类动物的画像。

3.兽形觥

所属时期:商朝

兽形觥是我国一个在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中出土的文物,这个文物在商朝时期是用来作为盛酒的器皿,其形状非常的独特,就像一个精美的异兽,而且其上还雕刻了三层花纹,可以说精美绝伦。

4.庙底沟彩陶罐

所属时期:新石器时代

庙底沟彩陶罐是我国一个在山西省垣曲县下马村中出土的文物,这个陶罐存在的历史年限超过了七千年以上,整体的彩陶罐高度达到了45厘米,陶罐采用的是上大下小的造型,其形体完整无缺。

5.彩绘雁鱼铜灯

所属时期:汉朝

彩绘雁鱼铜灯是我国一个在山西襄汾县吴兴庄中出土的文物,这个铜灯采用的是大雁的造型,大雁的嘴部和背部有一个接连的位置,其中还有一个圆形的灯盘附柄,可以自由的来回转动,非常的精妙。

6.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所属时期:北魏时期

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是我国一个在山西大同石家寨中出土的文物,这个漆画所绘的是历代高士和贤妇们的故事,整个漆画的艺术造诣非常高,其中的人物画的都非常的逼真传人。

7.刖人守囿青铜挽车

所属时期:春秋时期

刖人守囿青铜挽车是我国一个在山西闻喜上郭村西周墓地中出土的文物,这件文物是春秋时期一件非常精美的金属器剧,它的造型采用的是厢式的六轮车,其车厢的四角和侧面都有雕刻的异兽。

8.虞弘墓石椁

所属时期:隋朝

虞弘墓石椁是我国一件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中出土的文物,这座石椁的造型非常的精美,棺材下面还有石柱支撑着,其上有着各色各样的雕刻花纹,是隋朝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贵族石椁。

9.六璜联珠串佩

所属时期:西周时期

六璜联珠串佩是我国一件在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中出土的文物,这件文物的存在历史非常悠久了,是西周时期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性的一个装饰品,它是用408件玉饰组合而成的,互相串联在一起。

10.侯马盟书

所属时期:晋朝

侯马盟书是我国一件在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这个盟书有着晋朝晚期时代的历史特征,上面记载了非常多的历史文献和时代记录,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