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博物馆能参观多久?
苏州博物馆能玩2-3个小时,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苏州博物馆能玩多久 答:大概2-3个小时。 开放时间: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苏州博物馆2021年暑假期间(7月、8月)每逢周五、周六实行夜间延长开放(开放时间为9:00-21:00。
二、参观苏州博物馆的过程?
来到苏州博物馆,先走进大厅,透过平移门,便可看见一座创意山水园。这是一座将苏州园林艺术与现代庭院设计融为一体的创意山水园。园中铺满鹅卵石的小池塘和泰山石组成的假山相映成趣。加之小桥、亭台、竹林等点缀其间,更有色彩斑斓的锦鲤嬉戏池中,令这座山水园古韵盎然中不失活力与生机。
进入展厅,我们首先来到“吴地遗珍”展馆。透过那一件件质朴而又精巧的史前文物,我们感受到了吴地先民的勤劳与智慧。
随后,我们步入“吴塔国宝”展馆,讲解员阿姨特意让我们抬头看穹顶。原来,贝老将这两个展室的穹顶设计成了八角形,置身其间,犹如来到古塔之中。游人在“塔”中欣赏宝物别有一番情趣。
跟随着讲解员,我们走进了其中的“宝藏虎丘”展厅中。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陈列在展馆中央的镇馆之宝所吸引。听讲解员阿姨说:“这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在虎丘塔中发现的。”阿姨又继续说道:“同学们,你们看,它的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重饰莲花,再仔细瞧瞧,它是不是很像一朵初放的莲花呢?”我听后,仔细瞧了瞧,咦,还果真如此,莲花碗构思精巧,造型精致,端庄有姿,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此碗细腻光滑,润泽透明,如玉似冰。碗中无水,却似盛着一碗清水般澄净。怪不得它堪称是件镇馆之宝哩!
跟随着讲解员,我们走进了其中的“塔放瑞光”展厅,只见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吸引的大家的眼球。走近一看,原来是发现于瑞光塔内的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它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它的主体由楠木构成,上面装饰了许多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等材料,仅珍珠就达三万多颗,在灯光的照射下,整座宝幢显得熠熠生辉,。宝幢上17座神像雕刻得惟妙惟肖,天王神态威严,天女婀娜多姿,护法八天神情嗔怒,祖师大德静穆庄严,真是出神入化。
然后,我们来到“吴中风雅”展馆,领略了历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之后,走入宋画斋。室内陈设着仿宋的家具与书画,体现了“简单、朴素、自然”的美丽。贝老匠心独运,他要让这间茅庐本身成为展品,展示中国传统的建筑技艺。
听讲解员阿姨说,茅草屋顶的宋画斋是一间复原的宋代民居厅堂。其建造方式完全模仿宋代民居,所有部件都采用卯榫结构,房屋中没有一颗钉子。其地冕的铺设也十分富有特点,先将四十多厘米高的大缸整齐地排列其间,缸与缸之间填上沙石,再铺上厚实的方砖。这样,就算外面下雨,里面也不会潮湿。
走出宋画斋,拾级而上,我们来到“吴门书画”展厅。在这里,我们有幸欣赏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书画精品。
三、苏州哪石碑刻字?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藏书石码头那里有石碑刻字的,苏州市木藏书石码头那里原来有开产花岗岩金山石的石矿,那里的花岗石质量较好全国有名,现在停止开产了,所以那里有大量的加工石头的工人,经营着景观假山石等各类石头制工艺品。
四、为什么苏州盛产碑刻?
“良材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在苏州,碑刻制作是苏州古老的一种传统技艺,再加上自古以来苏州文人辈出,文学和书法创作的盛行,也促进了苏州碑刻工艺的发展。
五、参观苏州博物馆后的感悟?
远远看去一栋庄严宏伟的大楼竖立在我们的面前,我深呼吸,闻到了一股浓厚又古老的气息,仿佛又回到了古代。这些气息不是来自里面的国宝吗?
我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
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六、苏州革命博物馆主要参观内容?
苏州革命博物馆是一座展示苏州地区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主要参观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革命历史陈列:展示苏州地区近现代革命的历史背景、起义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和人物。通过文物、图片、文字等展示方式,让观众了解苏州地区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2.革命人物纪念:展示和纪念在苏州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通过展示他们的事迹、照片、文物等,让观众了解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3.革命文物收藏:展示苏州地区与革命相关的文物,如革命时期使用的武器、服装、文件、书籍等。这些文物可以帮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历史变迁。
4.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苏州地区革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例如,影像资料、声音记录、互动展示等,使观众更加生动地了解苏州地区的革命历史。
以上是苏州革命博物馆主要的参观内容,具体展示内容可能会根据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和更新而有所变化。建议你在参观前查询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工作人员,以获取最新的展览信息。
七、苏州有哪些有名的碑刻艺术?
在古典园林和宗教庙观中,你一定见过一排排碑廊,古人相信“金石永年”,他们把文字刻在石碑上,期待将故事和诗篇传于后世。在文庙的苏州碑刻博物馆里,潘金杰日日与这些石碑相伴,感受岩石粗粝表面下流淌的岁月和文化。
北方碑刻苍劲,南方细腻,苏州在文化繁荣的盛景下更是流传了许多精妙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以国家一级文物《平江图》为首的四大宋碑。碑刻往往与书法共存,学书法的人有谁不曾临过几幅碑帖,在不同年代的拓片里找到时光的痕迹,潘金杰也是如此。
他6岁学习书法,高中学习篆刻,大学对拓碑感兴趣,在老师的介绍下拜师时钟德,成为了苏州碑刻技艺第四代传人。毕业后他就一直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工作,一边继续学习、雕琢着自己的碑刻技艺,一边为碑刻技艺的传播和传承在努力。
碑刻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兴盛于魏晋,在明清达到巅峰。古时文人收藏字画条件有限,不能时时展阅,又想和友人分享,便以碑刻的形式保存,既可以供人赏析,又能将分享拓本。
而拓本的好坏就与碑刻和拓碑的技术分不开了。碑刻一般分两种:书丹上石,即直接在石头上写印记;另一种双勾上石因为要求石头质地相对细腻,是南方独有的工艺,将透明的油纸覆盖字画,照着墨迹在正面用墨勾画下来,反面再用朱砂勾画一遍,就可以覆在石头上刻印了。
碑刻要求运笔的浓淡、力度和流畅程度都要在石头尽可能完整地复现,但不是人人都有潘金杰这样的耐性和书画基础。在无论是保存的方法,还是复制的手段都有了极大进化的今天,碑刻的需求变少加上自古以来碑刻技艺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了解碑刻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非遗项目,潘金杰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首家苏州碑刻技艺体验中心,开展了碑刻技艺进校园活动,深受苏州各中小学老师、学生们的喜爱。此外,还有相关讲座和体验课的展开,辐射至不同区域和人群。
碑刻是历史文明的见证,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大多数石碑经过风吹日晒,不可避免地产生损毁。潘金杰近5年为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留园等各类机构拓制过古碑拓片共计3万余张;参与复制各类古代碑刻作品60余块;保护修缮古代残存石碑百余块……
修复、继承、记录、宣传……潘金杰的工作既丰富又单调,围绕着碑刻忙碌,“不要让碑刻技艺出现断层,让未来对碑刻感兴趣的人有迹可循,或许很辛苦,但我乐此不疲,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和传承。”
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现为苏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东吴印社会员。擅长苏州碑刻技艺,其作品刀法娴熟,尊重传统技法,讲究保持原貌,以钩摹凑刀镌刻锤拓。取材古代文人书画等为作品创作内容,其所刻碑刻作品能高度还原作者书画内容,以刀代笔,刀法细腻娴熟,所刻作品有浓厚的金石韵味和文人气息。
八、苏州寒山寺最大的碑刻?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最大诗碑和最大佛钟在苏州寒山寺正式落成开放。12月初寒山寺大钟、大碑均已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创“世界记录”。其中“寒山寺大佛钟”重达1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钟面刻有七万多字的《大乘妙法莲花经》。“寒山寺大碑”总高为16.9米、重约400吨,其正面刻有唐代张继所诗、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背面则刻有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九、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介绍?
简介: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位于江苏名城镇江市风景旅游胜地的焦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于1991年10月,是一所历史类博物馆。
十、云参观博物馆怎么参观?
首先要收集所有的重点参观内容,得到点; 然后就要规划路线,用线连接点,线要最短,从入口开始,到出口结束(出入口可能一样),这条线就是路线; 最后做一点美术优化,也就是把图画好看一点,不说别的,上一步画的内容肯定会有一些涂鸦修改的,不适合使用,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把内容清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