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国历史博物馆开放时间?
月12日,记者获悉,齐文化博物院下属齐文化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和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自4月15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例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齐国历史博物馆详细介绍?
齐国历史博物馆建在齐国故城宫城遗址东部,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外形似古城堡,系中国十大异型博物馆建筑之一。博物馆共分15个展厅,包括齐国历史典故展和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并辅以模型、雕塑、沙盘、壁画、灯箱等传统艺术形式和音响、灯光、电影、电视、电动等现代艺术手段,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齐国八百余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充分反映了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军事和礼俗,显示了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齐国形成时间?
公元前1046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位于今天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覆灭。
四、齐国即墨建城时间?
公元前567年,齐国灭了莱国后,齐大夫朱毛始建即墨城,城址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而后的战国时期,即墨故城非常繁荣,可以与齐国首都临淄相提并论。秦一统天下后,实行郡县制,把即墨定为县。当时胶东半岛是胶东郡,该郡的中心便是即墨。
五、齐国疆域最盛时间?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齐国虽然在五国伐齐之后默默无闻,失去了存在感。
但是,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可谓长期是一流强国。齐威王在位时,齐国击败魏国,导致后者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宝座。齐宣王在位时,齐国一度消灭燕国,并和秦国相抗衡。等到齐湣王(齐闵王)在位时,更是和秦昭襄王一度并称为东西二帝,从而引起战国七雄中其他六国的忌惮。那么,问题来了,齐国全盛时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一
首先,对于齐国来说,在春秋时期,也即姜氏齐国在位时,虽然是和秦国、晋国、楚国并称的强国。但是,齐国的疆域则长期局限于今山东省一带。特别是在齐桓公这位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时,齐国对于扩张疆域的兴趣和意愿,显然比不上同时期的楚国。因此,在整个春秋时期,齐国的疆域变化不大。不过,到了战国时期,也即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之间的激烈兼并战争,促使齐国也不得不顺应这一潮流趋势。
在此基础上,齐国不仅和楚国、魏国、秦国、赵国等大国争霸,还在不断扩张自己的疆域。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拥有两个巅峰时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14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86年。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国趁机吞并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而在公元前286年,齐国则吞并了宋国。在当时,宋国可谓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
二
具体来说,一方面,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内乱,这场内乱差一点让燕国从战国七雄中消失。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国乘燕国内乱,派匡章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进攻燕国。燕国人都痛恨子之,纷纷开城迎接齐军,五十日以内,直破燕都。由此,在公元前314年,齐国成功占据了燕国的疆域,也即当时齐国的地盘,自然包含了燕国的疆域。
从战国七雄的地图可以发现,齐国+燕国的疆域,包含了今山东、河北、辽宁三省之地和京津两市之地。在此基础上,齐国(加燕国)的地盘因为地跨今山东、河北、辽宁三省之地和京津两市之地,所以在面积上仅次于当时的秦国和楚国,位列战国七雄中第三名。至于韩国的疆域,一直是战国七雄中垫底的,至于三晋之中另外两家,也即魏国和赵国的疆域,同样比不上齐国+燕国的疆域之和。
三
不过,在公元前314年,齐国名将匡章没有约束齐军,导致齐国的将士在燕国的地盘上肆意妄为,从而导致燕国上下全力反抗,以此驱逐齐军。再加上赵国、秦国趁机给齐国施加努力下,匡章站不住脚,只好带兵回到齐国。在此基础上,燕国成功复国,至于齐国的地盘,自然也因此明显减少。当然,通过吞并燕国,齐国趁机将自己的疆域扩张到今河北省一带,乃至于直指燕国的都城一带,这无疑给燕昭王很大的压力,也是燕昭王积极策划五国伐齐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公元前286年,可谓燕国地盘的又一次全盛时期。虽然在公元前286年,齐国早已没有占据燕国的疆域。但是,在这一年,齐湣王(齐闵王)成功吞并了宋国。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将士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楚国、魏国、齐国三国成功瓜分了宋国的疆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地盘处在今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处,也即宋国的疆域覆盖了这三个省的部分地区。
四
最后,在吞并宋国的部分疆域后,齐国得以将疆域扩张到今安徽省、河南省一带。而在消灭宋国之前,齐湣王(齐闵王)又多次对魏国和楚国用兵,尤其是夺走了楚国位于淮泗一带的地盘。所以,齐国的疆域南部,已经延伸到今江苏省、安徽省北部,齐国的疆域西部,则直接进入到今河南省一带的腹地,而向北,齐国的疆域则扩张到今河北省乃至于京津一带。由此,对于公元前286年的齐国,地盘包括今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这五个省的部分地区。当然,因为鲁国的存在,齐国的疆域始终没能包含今山东省的全部地区。
不过,公元前286年的鲁国,已经被齐国的疆域全面包围了。由此,对于地跨五省之地的齐国,在同时期仅次于秦国和楚国,其疆域面积和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差不多。更为关键的是,公元前286年的齐国,因为疆域以平原地区为主,也即人口相对稠密,又拥有定陶、临淄等当时首屈一指的工商业城市,可谓战国七雄中人口最多的诸侯国。而这,也是齐国遭到其他六国忌惮的重要原因。
于是,大家都明白,如果再不阻止齐国的话,下一个宋国可能就是自己了。两年之后,乐毅伐齐,齐国的疆域从巅峰时的地跨五省之地,变成只有即墨、距这两座城池,也即瞬间跌入谷底,并自此一蹶不振,在战国后期失去了声音和存在感。
六、齐国迁都临淄时间?
春秋战国的齐国首都大部分时间在 临淄,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城北.临淄自公元前9世纪50年代姜氏第七代国君齐献公由薄姑(今博兴境内)迁都于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630余年之久。
七、齐国战国时间轴?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国都临淄(现淄博市临淄区)。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齐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成为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吕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自建国至被秦统一,前后约八百年,发生了许多影响历史甚至改变历史的大事。
(由于公元前841年前的史料至今无法考证,为尊重历史,公元前841年前的年代暂做空白,留待后世考证)。
公元前?年:因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被首封于齐地营丘(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
公元前?年:周成王年幼继位时,爆发三监之乱,周公旦用三年平定叛乱。因周成王母亲为太公女儿邑姜,加之齐国日渐强大,随赋予齐国“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的大权,齐国成为大国。
公元前?年:吕尚长子齐丁公吕伋继位,以辅政大臣兼虎贲氏的身份,辅佐周康王。
公元前?年:应继王位的齐丁公嫡四子吕季让位母弟吕得,吕得为齐乙公。为确保齐国平稳过度,吕季将齐国子孙全部迁出营丘,前往崔邑(今济南章丘),此为崔姓来历。
公元前?年:齐乙公传位齐癸公,此时周朝开始衰微,《史记》:“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公元前?年:纪国国君在周夷王前进谗言,诋毁齐哀公,齐国第五任君王,在位12年的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
公元前?年:齐胡公迁都。
齐哀公的异母弟吕静继承王位,为齐胡公。纪国趁机在边境滋事,为防纪国暗算,齐胡公从营丘(临淄)迁都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
公元前?年:营丘改为临淄。
齐哀公同母弟吕山率营丘人杀死齐胡公,为齐献公。齐献公将齐胡公诸子尽数驱逐出齐国,将都城由薄姑迁回营丘,并扩建营丘,因营丘临靠淄水,故改名为临淄。
公元前841年:齐武公十年。此时周厉王暴政,被国人驱逐,召公、周公二位相国共理朝政,号称“共和” ,是为“庚申西周共和元年”,自本年起,中国历史始有准确纪年。
公元前816年:齐厉公昏愦暴虐,齐人痛恨之,联络齐胡公吕静之子杀死厉公。齐人拥立厉公之子赤即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齐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齐国公室的内乱终于告一段落。
公元前795年:齐成公儿子吕购继承君位,为齐庄公。齐国开始进入休养生息,齐国渐强,为其孙齐桓公称霸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东周迁都,春秋时期开始。自此,周朝各诸侯国进入大纷争时期。
公元前720年:齐僖公与郑国国君郑庄公在石门会盟,此次会盟是为重温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717年:齐僖公与鲁国国君鲁隐公在艾地结盟 ,开始和鲁国结好。
公元前716年:齐僖公派遣同母弟夷仲年访问鲁国,以巩固艾地结盟之事。
公元前715年:齐僖公最终让宋国、卫国两国和郑国讲和。同年七月庚午,齐僖公与宋国国君宋殇公、卫国国君卫宣公在温地会见,并在瓦屋结盟。
公元前713年:齐僖公会见鲁隐公、郑庄公,三方在邓地结盟。十月,齐僖公与郑庄公因郕国违背周天子会师攻打宋国的命令,派出联军攻进郕国。
公元前712年:齐僖公会合鲁隐公、郑庄公攻打许国。七月初三日占领许国。许国国君许庄公逃亡卫国。齐僖公把许国让给鲁隐公,鲁隐公没有接受,而把许国的领土送给郑庄公。
公元前709年:齐僖公和鲁桓公在嬴地会见,将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女儿文姜嫁与鲁桓公。九月,齐僖公护送文姜出嫁。当时凡本国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由下卿护送。出嫁到大国,即便是国君的女儿,也由上卿护送她。嫁给周天子,由各位大臣都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由上大夫护送她。而齐僖公却亲自护送,因此世人认为齐僖公此举不合乎于礼。
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派人到郑国求援。郑国派遣太子忽率军援救齐国,六月,太子忽大败戎军,俘虏戎军两位主帅大良和少良,斩首带甲戎军三百人首级,献给齐国。
公元前705年:齐僖公联合郑国、卫国攻打盟邑、向邑。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迁到郏地。
公元前702年:冬天,齐僖公联合卫国、郑国攻打鲁国,与鲁军在郎地交战。
公元前701年:齐僖公与卫国、郑国、宋国在恶曹举行会盟。
公元前699年:二月,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燕国攻打鲁国,结果四国联军兵败。 同年,夷仲年去世。夷仲年之子名叫公孙无知,齐僖公很宠爱公孙无知,公孙无知的俸禄、服饰、生活待遇都和太子同等。
公元前698年:冬天,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蔡国、陈国攻打郑国,郑国毫无准备,大败。同年十二月丁巳日,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私通,并杀死了鲁桓公,另一方面却使齐国继续强大并吞并了纪国,报了当年齐哀公被烹杀之仇。
八、齐国发展历史时间轴?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国都临淄(现淄博市临淄区)。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齐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成为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吕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自建国至被秦统一,前后约八百年,发生了许多影响历史甚至改变历史的大事。
九、乌鲁木齐国贸春节营业时间?
乌鲁木齐国贸在春节期间的营业时间为2月11日至2月17日每天10:00-20:00,2月18日开始恢复正常营业时间。在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国贸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种节日活动和促销活动,让您在购物的同时享受节日氛围和优惠待遇。同时,乌鲁木齐国贸也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为您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请广大消费者提前了解相关信息,避免到店才发现营业时间调整。
十、齐国意思?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省大部。
其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传至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为田氏取代,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于前221年为秦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