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水黎族自制县距海口多远?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125.7公里
起点:陵水黎族自治县
1.陵水黎族自治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910米,右前方转弯
2) 行驶470米,右后方转弯
3) 行驶2.5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文群线
4) 沿文群线行驶7.0公里,进入陵田路
5) 沿陵田路行驶1.7公里,朝G98/龙门方向,右前方转弯
6) 行驶250米,直行
2.行驶2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海南环岛高速
3.沿海南环岛高速行驶108.0公里,在白石岭/官塘/白石岭旅游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白石岭互通
4.沿白石岭互通行驶400米,直行进入X356
5.琼海市内驾车方案
1) 沿X356行驶110米,朝白石岭/海口/东线高速方向,调头进入X356
2) 沿X356行驶860米,直行进入官塘大道
3) 沿官塘大道行驶3.2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琼海市
二、海口水果博物馆
海口水果博物馆是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处知名景点和文化地标,也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区中心,占地面积宽敞,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水果文化和历史。
博物馆展示
海口水果博物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向游客展示了海南独特的热带水果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传统。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里,可以看到各种热带水果的图片、模型以及实物,令人大开眼界。
文化传承
海口水果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水果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海南水果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博物馆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海南水果的种类、特点和种植历史,促进水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观体验
作为一家专注于水果文化的博物馆,海口水果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和互动活动。游客可以品尝来自海南当地的新鲜水果,参加水果制作工坊,了解水果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亲身体验水果文化的魅力。
教育意义
海口水果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休闲,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和游客可以了解到不同水果的营养成分、功效以及与健康的关系,提升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和意识。
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海口水果博物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广水果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口水果博物馆将吸引更多游客,成为海南省乃至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旅游景点。
三、海口白沙黎族自治县属于哪个区?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不属于哪个区,他是海南的一个县级市,由海南省来管理,白沙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拥有土地面积最多的县,它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东邻琼中,南接乐东,西连昌江,北抵儋州,总面积2117.73平方公厘。
四、海口博物馆旅游攻略?
海口市博物馆是海南省最大的博物馆,是了解海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以下是参观海口市博物馆的指南:
开放时间和门票:海口市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周一闭馆。门票价格为20元人民币,学生和老年人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游览路线:游览海口市博物馆可以按照展馆布局自上而下进行游览,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游览顺序。建议先从一楼的自然展览馆和历史展览馆开始游览,然后再到二楼的文物展览馆和少数民族展览馆。
游览时间:海口市博物馆展览内容较为丰富,建议游览时间至少两个小时,以充分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
导览服务:海口市博物馆提供中英文导览服务,可以通过预约或现场申请获得导览服务。导览员会为您介绍展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您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意义和价值。
注意事项:参观博物馆时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展品、不要随意拍照,以保护展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五、海口博物馆门票预约?
海南省博物馆门票预约
预约时间:可提前7天预约
个人或家庭可提前7日(含当天)预约,团队、企事业、学校可提前7日(不含当天)预约。年龄满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观众可凭老年卡、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取票,或至人工窗口登记取票入馆。
预约入口:海南省博物馆官网
限额数量
每天限额8000人,额满为止,16:30停止预约当日参观及停止入馆。
营业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预约当日参观及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逢节假日正常开馆)。
预约流程
1、进入海南省博物馆官网;
2、点击“票务中心”入口,进入即可;
3、选择“个人预约”、“家庭预约”、“团队预约”、“学校预约”等。
4、登录系统后,即可预约。
微信搜索公众号海口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博物馆】可获博物馆开放时间、预约入口及流程、活动、进馆须知、游玩攻略、出行指南等。
六、黎族分布?
黎族主要分布地区: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保亭、乐东、白沙、琼中、东方、昌江、陵水、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儋州、屯昌、琼海、万宁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
关于黎族: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原本通用汉文,但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不过,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
“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而黎族称汉族为“美”,意即“客”,他们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自居。
七、黎族特色?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使用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居住的地区不同,其方言也各异。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晓汉语。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以前黎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是中国一个古老民族,从古代越族发展而来,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特别和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秦汉以前骆越的一支就从祖国大陆两广地区陆续迁移到海南岛。黎族有许多自称,如“孝”“岐”“美孚”“本地”等,“黎”作为一个族称始于唐末,到11世纪的宋代以后才正式见于史籍,直至今天。
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时纺织家黄道婆就曾在海南岛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术,创造出一套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黎族人民居住的海南岛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不但农业发达而且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甘蔗、水果、油料等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包鬃是黎族男子传统发式。流行于海南省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地区,以及东方、陵水两个黎族自治县和通什市等地。旧时,男子发束结于额前,状如犀牛角,贯以簪或小木梳1把,用宽约半寸的薄银片或铜片掩之,外缠以黑巾。男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身有穿前后幅布的吊前襟。
黎族的女子一般多披绣花头巾,上衣无扣对胸开襟,显得自由舒展,下身穿的筒裙是由各种丝线制成的。黎族女子的衣裙图案很多,一般都是带有图腾的性质,是同一血缘集团的标志,也是民族内部支系团结的象征。“双面绣”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女子出嫁前文身和织绣衣绣中都编织有祖先沿袭下来的古老图案。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和筒裙,常常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明片、羽毛等,也有的缀以贝壳、串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一方面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同时这些装饰是财富的象征
八、黎族名人?
羊拜亮,女,黎族,1935年11月9日出生,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羊拜亮于13岁开始跟母亲学习这项技艺,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制陶能手。她利用木杆、木臼、木柏、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简易工具,以泥土为原料,经过挖、晒、筛、和泥和制坯、干燥、烧陶、取陶、加固等系列工序,制成的主要器具有陶釜、陶甑、陶瓮、陶碗、蒸酒器、蒸饭器等。现在这些制品已为国内外研究家、收藏家所青睐。
九、黎族美食?
山栏米,是一种旱稻米,五指山地区盛产山栏稻。黎族在山上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开发山栏园,种植山栏稻、玉米、薯类和瓜菜。山栏稻,每年四月播种,秋天收割。山栏米质好,营养丰富,煮成米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品。
黎语称腌制的酸菜为“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是黎族招待上宾的独特菜肴。“南杀”有素类和荤类两种。素类“南杀”的原材料,是一种黎语叫做“里嫩”和“芝温”的野菜。如果是用“里嫩”制作“南杀”,则剥去叶子取其幼茎,“芝温”则可同时取其幼茎和叶子。
十、黎族货币?
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当然用的是人民币。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