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几位馆长?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成立于1916年。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领域。藏品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历任馆长及任职时间:
1916
丁文江
地质矿产博物馆
1917-1919
翁文灏
地质矿产陈列馆
1920-1924
安特生
1925-1927
卢祖荫(代)
1928
卢祖荫
1929-1934
徐光熙
1935
盛莘夫
谢家荣(兼)
南京地质矿产陈列馆
北平地质矿产陈列馆
1936-1937
杨钟健(兼)
1938
裴文中(兼)
1939-1941
李岐山(兼)
1942-1949
侯德封
高平(兼)
1950-1954
高振西
全国地质陈列馆下辖南京地质陈列馆和北京地质陈列馆
1955-1957
全国地质陈列馆
1958
地质部地质博物馆
1959-1965
冯志爽(兼)
1966-1972
王子麟(代)
地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简称“双革”)展览办公室
1973-1978
和吉甫(代)
1979-1980
地质部地质博物馆
1981
刘涌泉
1982-1983
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
1984-1985
黄正之(代)
1986-1987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88-1994
邢裕盛
1995-1999
季 强
2000-2006
程利伟
2006-2008
刘随臣
2009-今
贾跃明
二、中国地质博物馆有网上参观么?
中国地质博物馆没有网上参观。
中国地质博物馆预约操作指南
➤预约人数:
每日接待预约观众总量不超过5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100人。
➤预约入口:点击进入
➤预约操作步骤
1、进入预约页面,阅读预约须知(预约页面以实际为准)
➤中国地质博物馆预约注意事项
不接受团体预约、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
三、中国地质博物馆有贝壳化石吗?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有贝壳化石的。
中国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是我国建馆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成为亚洲最大的博物馆。
馆内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置了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以及国土资源厅等5个基本陈列展厅。另有两个临时展厅,追踪地学热点问题,随时更新展览内容。
四、中国地质博物馆多大?
综述
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五、淮安博物馆有停车位吗?
1 有停车位2 因为淮安博物馆旁边有专门的停车场,并且内部也有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游客使用。3 如果游客开车前往淮安博物馆,可以放心地选择开车前往,因为有停车位可供使用,不用担心停车难的问题。
六、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多少个分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916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号。该博物馆是以地质学为主题,展示了地球演化、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丰富的内容。至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分馆数量,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北京总馆,中国地质博物馆还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分馆,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其中一些分馆名字如下:云南地质博物馆、安徽地质博物馆、大庆市古生物化石馆、黑龙江地质博物馆等等。这些分馆都有各自独特的特色和展品,以促进地质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总之,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分馆,以传播和推广地质知识,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学习和探索平台。
七、中国地质博物馆岗位职责
中国地质博物馆岗位职责
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承载着保护和传承中国丰富地质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场所,各项岗位的职责和职能都至关重要,为博物馆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博物馆馆长
博物馆馆长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核心领导岗位,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他/她需要具备深厚的地质学和博物馆管理知识,指导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确保博物馆的各项工作顺利运行。
展览策划员
展览策划员负责展览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包括展览主题的确定、展览内容的整理和展示手段的选择等。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知识和创意能力,打造具有教育性和观赏性的展览,吸引观众参观并学习。
讲解员
讲解员是博物馆中与观众直接接触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讲解展品的来历、特点和意义,引导观众深入了解地质知识和博物馆藏品。讲解员需要具备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为观众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
文物保护员
文物保护员负责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包括文物的日常保洁、环境监测和文物修复等。他们需要具备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文物长期保存和展示。
宣传推广员
宣传推广员负责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传播技能,将博物馆的特色和魅力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教育主管
教育主管负责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包括学生教育推广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实施。他们需要具备教育背景和活动策划能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吸引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地质知识的魅力。
研究员
研究员是博物馆中的学术骨干,负责相关地质领域的研究工作,筛选和征集具有研究价值的地质标本并进行研究分析。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志愿者协调员
志愿者协调员负责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活动安排等。他们需要具备团队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激励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中国地质博物馆每一个岗位的职责都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地质文化的使命,每一位员工都在为博物馆的发展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着博物馆发展的新篇章。
八、中国地质博物馆预约系统?
中国地质博物馆预约官网网址:http://www.gmc.org.cn/
还可以从微信公众号预约系统进行实名预约,不接受团体预约、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
中国地质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1、优惠期间成人门票:15元 /人
2、成人团体:15元/人(30人以上为团体)
3、免票:未成年人(学龄前儿童须有一名成人陪同)、成年学生(持学生证)、教师(持教师证)、残疾人 (持残疾证)、老年人 (60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持军人证)、自然资源系统职工(持工作证)、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持会员证)。
九、中国地质博物馆设计知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在中外博物馆界久负盛名。 该馆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地学博物馆。不仅具备典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三大传统功能,而且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该馆前身为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博物馆,现馆大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1958年竣工,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2001年启动馆史上规模最大的修缮改造工程,历时三年,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观众至上”建馆理念,耗巨资、精设计、善管理,硬件设施整体升级,陈列展览全面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名符其实的国土资源事业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地学平台
十、中国地质博物馆免费门票?
60岁以上老人、学生、教师、军人、残疾人等可以免票参观。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成立于1916年。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领域。藏品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