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艺术博物馆 镇馆之宝?
清华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是馆里的镇馆之宝之一,同时它也是刺绣服饰中的鸿篇巨制。它通身的各色刺绣人物多达248个,这些纹样有戏曲人物,有百子图、吉祥花卉、花果纹,它们都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一个期盼,也有一些吉祥的代表寓意。并且这件服饰的云肩、趟袖以及腰部和凤尾裙部分全部都错落地钉缀有1.3厘米的银色金属圆片,这些圆片和金线的光泽相互作用,会产生熠熠夺目的一个效果。
二、深圳古代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
深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饕餮纹青铜爵杯"。饕餮纹爵杯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杯身上有多只饕餮的图案。这种图案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辟邪的象征,具有神秘而神圣的意义。
该镇馆之宝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还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深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是梵高的《星夜》。因为这幅作品以其明亮独特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风格而闻名于世,是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是深远的,梵高的风格和技巧以及他对自然的表达方式,使这幅作品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幅作品和他的作者的信息,可以参观博物馆的官网或者参加他们的导览服务,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四、北京植物博物馆镇馆之宝?
北京植物博物馆位于北京植物园科普馆二楼,绿树中掩映着的“植物博物馆”五个大字。植物博物馆不大,植物博物馆以“植物与人类生活”为主题,通过食用植物、饮料植物、木材植物、药用植物、香料植物和植物给人的启示等6部分内容展示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关于木材植物的很多疑问,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哦。
相信大家对植物都有基本的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六大部分,这些部分都有作为人类的食物。我们吃植物的叶子、种子、果实等。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但是神奇的植物世界我们了解了多少呢?针对植物,今天我们就从人类的衣、食、住、行中最为重要的“吃”开始,来认识植物的世界。
植物学上的“叶片”概念是与我们认为的叶子不太一样的,叶片还包括了叶柄,生活中可以食用的植物叶子很多,而我们通常只吃叶子而不吃叶柄。
那么,有没有吃过仙人掌呢?如果有吃过,那你认为吃的是它的叶片么?并不是,其实它是仙人掌的“茎”。
再来看这个结满像蛇皮果一样果实的大段植物,这件标本可以称的上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展厅的“镇馆之宝“了。它可不是一株植物的枝干,而是结了果实的象鼻棕(酒椰)的巨大花序,非常难得。
细心的观众有没有发现,咱们“被子植物的繁荣”展厅的布置形式与内容,是按照“植物的器官”与“不同生态背景下的植物“两大类别展开布置的呢?
展厅里介绍了在热带雨林、荒漠地带、高寒地区等地域中,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之下造就的不同的植物奇观。上次我们重点介绍了热带雨林植物,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红树林”的神奇之处。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植物展现了它们多样的生存本领。
虽然植物本身并不会在意人类赋予它们的许多价值和意义,但是从物质生活的供给到精神层面的蕴意,人类与植物的关联都是密不可分。在“植物与人类”展厅中,我们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更进一步的阐释人与植物的关系。
五、北京汽车博物馆镇馆之宝?
该馆的镇馆之宝是晚清时期,慈禧用车原型“杜瑞亚L型”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之一。
这款“杜瑞亚L型”汽车,是美国创建最早的汽车公司之一于1903年生产的原装车。如今在颐和园保存的由袁世凯进贡给慈禧太后的车子,与博物馆的这辆车正是系出同门。最令人惊奇的是,虽然经过了百年风霜,这款车子却还能行驶。步入北京汽车博物馆,犹如搭乘时光穿梭机,跨逾百年,看时代在眼前变迁,感受车轮上岁月的流光溢彩
六、北京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包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汉金乌瓦当、首都博物馆的班簋、中国古动物馆的许氏禄丰龙、国际友谊博物馆瓷塑天鹅、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武士饮兽图》门墩、明十三陵博物馆的金冠[明神宗]、北京晋商博物馆的大德玉印章等十件珍贵展品荣获了“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七、阿姆斯特丹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
是伦勃朗的《夜巡》。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拥有8000多件藏品,涉及8个多世纪的艺术和历史展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最引以为豪的,便是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其中包括伦勃朗、维米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丁等人的艺术杰作。
八、北京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名单?
狼鳍鱼凝固在1.24亿年前
火山埋藏奇幻世界
在3楼展厅门口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化石图画“戴氏狼鳍鱼图”。这块化石形成的年代是距今1.24亿年前。
狼鳍鱼是中生代时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画面中约有上千条狼鳍鱼,它们正在河湖浅滩捕食戏水。可就在这时,火山突然爆发,它们顷刻间就被大量的火山灰迅速埋藏,凝固在了那个遥远的瞬间。上千条狼鳍鱼都还保持着被埋藏的一瞬间的姿态,连鱼刺、鱼鳞、头尾、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狼鳍鱼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真骨鱼类,这块保存完整的化石更堪称稀世珍品。
夜光蝾螺容纳百川
自然博物馆建馆之初,大多数标本来自各种渠道的捐赠,其中有一部分极品曾经久居深宫。
在皇宫收藏标本展位里,一对牦牛角色泽剔透,额骨的中央刻有青蓝色的满文,上面记载着这是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4月17日由当时的理藩院侍郎赠送给乾隆皇帝的。
一同展出的还有两只夜光蝾螺。一只雕刻着一条盘龙,极富动感另一只体积略小,绘有一组山水人物。
九、广东省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西周铜器
1972年在信宜里围(松香厂)出土,鉴定为西周时期的酒器。铜器高26.2厘米,造型独特,造型端庄,纹饰复杂,雕刻精细。
二、阳春孔雀石
阳春孔雀石是广东省杨春的特产,主要产于该县马石水路等地,有2000多年的开采和加工历史。
三、金漆木雕神龛
金漆木雕神龛是粤东潮汕地区祭祀祖先神灵的专用工具,用最常见的金漆木雕装饰。多放在祠堂,祭祖,追根溯源。
第四,雷州窑釉下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
此器纹饰层次丰富,线条明快流畅,构图严谨,相互呼应。
五、石末,孙悟空砚
猴砚是清末一种具有自然美的砚,长22.5cm,宽17.6cm,高2.7cm,集珍贵的鱼脑冻、胭脂、火斜挂等自然色于一身。
六、明德化窑张寿山塑负书罗汉像。
明德化窑瓷雕负本罗汉像,高23厘米,底径9厘米。其胎体厚、白、细,上覆乳白色釉,色泽亮如玉。罗汉秃顶,大耳朵,笑容灿烂,袒胸露肚,脚踩浪尖,眼睛眯着,嘴巴微张,脸型饱满,满脸笑容。穿着迎风飘扬的袈裟,右肩挂着几本经书,右手拿着一根书绳。
七、元雕龙戴牡丹盖钮。
白玉雕龙戴牡丹盖扣是蓝玉。立体圆雕。长方形椭圆柱形,玉扣深雕,留玉皮作花,枝叶繁茂,五爪双角黑龙,凤眼怒珠,细颈,松毛背,身强体壮,穿行于花丛草间;它的底部是平的,中间有四只眼睛,还有一个直径约0.4厘米的小洞。可以作为穿绳的加固工具,是十大镇馆之宝。
八、赵孟頫的行书长卷欣赏《陋室铭》
赵孟頫行书享纸本《陋室铭》,长49厘米,宽131厘米;共19行,86个字。署名是子昂、朱、、朱文昌、宋学斋。本卷记录了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
九、广材人物捂耳朵。
广材是广州织金彩瓷的名称,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以外国风格为基础,描绘了中国传统的人物故事。
10.南宋镀金腰带(金饰)
金酉酉资源网扣出土于南宋绍兴石墓,在重庆南川人民医院基建遗址发现。此腰带由1个圆形、11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装饰物组成,总长107.2,宽6.8厘米。
十、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1.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仰韶文化遗址。
2.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3.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地区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墓葬。
4.商代青铜司母戊大方鼎。亦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2厘米,宽79.2厘米,重832.84公斤,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
5.商代青铜四羊方尊。高58.3厘米,边长52.4 厘米,重量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
6.西周青铜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公斤,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
7.西周青铜大盂鼎。亦称“廿三祀盂鼎”,因作器者是周康王时期的贵族盂而得名。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郿县(今宝鸡市眉县)。
8.西周青铜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公斤,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宝鸡市陈仓区)。
9.明代九龙九凤冠。高27厘米,直径23.7厘米,重2320克,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区明定陵。
10.太平天国玉玺。高10.1厘米,长20厘米,宽20厘米,青白玉质地。玉玺的印纽背面刻云纹,侧面刻双凤朝阳纹。印面的四周,在上面作双凤朝阳纹,在左右作龙纹,在下面作立水纹。这方太平天国玉玺,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湘军掳去,由曾国藩送交清廷军机处,存于清宫内的方略馆,清朝灭亡后由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