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磁器口的古镇旅游交通
1.乘坐出租车车费起步价为10元。
2.乘中巴车和220路公交©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磁器口古镇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车十分钟可到达古镇,普通车车费1元、中级车车费2元。北碚方向游客,可在童家桥下车从金蓉门进入古镇。江北,南岸,九龙坡,渝中区到沙坪坝交通极为方便,乘坐大巴、中巴、出租车均可。
公交线路:202路; 220路; 220路定时线; 237路; 261路空调; 467路; 503路; 553路; 808路; 843路区间
3.乘坐轨道交通:2012年12月,地铁一号线“沙大段”通车,到磁器口站下车即达。
4.至江北国际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至重庆火车北站(沙坪坝站)4公里;至菜园坝火车站约15公里;至朝天门码头约18公里。
二、磁器口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磁器口古镇
推荐理由:重庆千年古镇,正街上美食琳琅满目,往深处走会有老重庆的感觉
2、懒鱼时光馆
3、宝轮寺
推荐理由:磁器口里的清净寺庙,历史已逾千年,登顶可俯瞰嘉陵江
4、磁器口钟家院
5、宝善宫茶文化馆
6、聚森茂特色创意产业街
7、韩子栋纪念室
8、宝善宫教育博物馆
9、轩宝贝亲子园
10、慈航普渡
还有191条相关问答,更多磁器口古镇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三、磁器口古镇介绍哪点有
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最早叫白崖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因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从地道逃出皇宫削发为僧,亡命天涯。流落巴蜀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 “ 挂单 ” 隐匿达四、五年之久。因真龙天子曾隐于此,后来世人将宝轮寺易名龙隐寺,所在白岩场也改称龙隐镇。龙隐寺由此而香火旺盛,成为川东名刹,龙隐镇也随之沾了光。 龙隐镇改名为磁器口,源于瓷器。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在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在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很好,品种繁多,名声渐大,产品远销省内外。镇上瓷器业鼎盛时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大码头,繁荣了古镇的经济。后来,就将龙隐镇改为了瓷器口;再后来,因 “ 瓷 ” 字通 “ 磁 ”,便叫做了磁器口。
四、重庆室内有哪些旅游点?门票多少钱?
很多都不要门票、沙坪坝:渣滓洞,白公馆,磁器口(古镇可以买特色陈麻花)
渝中区:解放碑(好吃街)大礼堂,
洪崖洞(4A景区不要门票而且还有很多特色小吃),
南坪: 洋人街,解放碑有直达车、可以去坐两江索道,都不要门票
五、重庆磁器口古镇,磁器口这个名称历史怎么来,起源什么生意历史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998—1003年)宋真宗咸平年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远销蜀外。后来随着工艺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扩大了起来。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
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干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据统计磁器口每天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磁器口的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除大码头外,还有历史悠久的4家丝厂,一家制呢厂,24兵工厂(现特钢厂),25兵工厂(现嘉陵厂),都设有自己的货运码头。码头上从早到晚,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大码头右侧的豆芽湾,是米粮帮、木材帮、篾货帮、煤炭帮的地盘。与码头河街相邻的是铁货街、猪市、鸡鸭蛋市和盐市口。各行业的同业公会都有事务所,食品糕点业26家,棉纱布业20家,茶馆酒馆116家。
解放以后,磁器口繁华依旧,码头上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誉为”小重庆“。这种繁荣,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脑海中。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1958年,码头移至汉渝路,磁器口过去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为了保存这片蕴藏丰厚历史和文化的遗迹,政府采取培修和恢复明清建筑风格进行开发,将磁器口古镇建设成为了民俗文化街区景点。1997年,重庆新发行的一套《最后的回忆》地方磁卡,与解放碑、通远门、临江门并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