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博物馆中的重要展品是什么呢?

一、中国长城博物馆中的重要展品是什么呢?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藏作品

展览集中了全中国长城沿线各地出土的文物、标本之精华,辅以详实的历史文献、照片和模型,给予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以详尽的展示。

重要展品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中国长城颁发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原件,有40年来世界120个国家20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登临八达岭长城的照片。

这些珍贵的展品在全中国同类博物馆中是独有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依托八达岭长城,当参观完八达岭长城再走进博物馆,会对长城-这一伟大的奇迹,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长城是世界奇迹,中华瑰宝,爱我长城应知我长城。

二、中国军事博物馆纪念意义的展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抗美援朝特级英雄杨根思、特等功孔庆三等英烈们的珍贵遗物展。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奋勇向前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展品名称?

古代钱币,古代服饰,古代书画,古代佛像,古代乐器,等等

四、参观中国泥人博物馆300字作文?

今天上午,我跟学校退休老师们一起参观了中国泥人博物馆。

中国泥人博物馆在位于无锡惠山古镇(原无锡惠山泥人厂旧址),建筑设计选择了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的方案。新馆占地面积11163平方米,建筑面积10321平方米。博物馆内分序言馆、惠山泥人展示厅、中国泥人各流派展示厅、世界泥人文化展示厅以及泥人大师工作室等十多个空间。据专家考证,中国有记载的泥塑可上溯四千年前,是一种最古老和常见的民间艺术。在天津、北京、陕西等十几个省市中,都有泥人彩塑各具代表的传承流派。其中,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北京韩家泥人彩塑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承,无锡于明代已有“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来赞美当地泥土的芬芳馨香。这些作品,大小、风格、流派各异,其间又分捏塑、彩塑、动物、人物、戏文等多个类型。不少展品还在国际、国内泥人创作展览评比中获过大奖,具有极高的观赏、艺术和收藏价值。展馆中,一座题为“惟惠山幽雅娴静”的泥人浮雕巨作特别引人注目,它是由惠山泥人厂的王木东、喻湘涟、柳成荫、王南仙、李仁荣、王国栋、陈荣根7位泥人大师特地为本次展览集体创作的。我最感惊叹的是:所见的泥人个个都栩栩如生(连一条条筋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想这将作为古镇游的一个旅游亮点。

五、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代表展品?

位于一楼大厅内的高近70米、长30余米,宽逾8米的巨型明代福船,是航海历史馆的“镇馆之宝”。

它带领人们走进中国从郑和下西洋以来波澜壮阔的航海历史。 在海事与海上安全馆,仿真模型逼真地再现了直升机和救生索具搭建出的海上立体救助场景。观众还可以通过实物参观和多媒体影像,重温“振华4号”在亚丁湾成功击退索马里海盗等航海热点事件。

六、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哪些展品推荐?

太多了!

建议去国博地下一层“古代中国”展区,有相当多的珍贵文物藏品,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宝”,如虢季子白盘、四羊方尊、利簋等等等等,非常值得一看。

七、沃伦博物馆的展品?

沃伦博物馆馆内收藏了近1万件来自非洲等地的文物、头骨以及与魔鬼有关的物品,堪称规模最大的灵异博物馆。展品多是一些灵异照片、魔鬼面具和恐怖刑具等物品,甚至有传说中作为祭坛的装有孩童的吸血鬼棺材。而那些据说内附邪灵的玩偶或是衣物,则都被两位馆主封锁在了地下室。

八、国家博物馆必看的展品?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1978年河南省汝州阎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器高47cm,上画鹳鸟叼鱼及石斧,这个彩绘陶缸在中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上排在第一号。

2. 陶鹰鼎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精品,1993年洛桑申奥展览会七件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之一,是中国史前文物中绝无仅有的神品。

3. 后母戊铜鼎

以前称司母戊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鼎重达832.8公斤,器身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

4. 利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簋身饰饕餮纹、夔纹、云雷纹等。腹内底部有铭文四行卅二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记载武王伐纣是在甲子日晨、木星中天之时。

5. 大盂鼎

西周前期重器,鼎为圆体,口沿下环饰六个曲折角兽面纹,足上端饰卷角兽面纹,衬以雷纹为地,内壁铸铭文19行共291字,铭文字体雄浑,有重要历史价值。

6. 虢季子白盘

据传,此西周青铜盘于清朝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嵋县,重215.3公斤,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

7. 九龙九凤冠

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王皇后凤冠,出土于定陵。

8. 子龙鼎

铸造于商末周初,据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辉县,是目前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

9. 四羊方尊

商代后期铸造,为商代存世的最大方尊。

10. 彩陶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一九五五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九、中国泥人的用途?

在珍藏时间上也极具挑战性,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就是说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做,皆为孤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仿造、复制、盗版等被侵权现象的发生,它更不同于油画、剪纸、浮雕等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

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的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人们追求其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

十、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展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后母戊鼎

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

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 ,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朵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红山玉龙

高26厘米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

此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及观赏价值。酷似甲骨文中“龙”字手法,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形文物之一,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陶鹰鼎

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

此鼎由泥质黑陶制成,造型生动逼真。从鼎的正面欣赏,恰似一只活灵活现的猫头鹰,位于头部正前方的两眼圆睁,炯炯有神。嘴部弯曲成锐利的钩状,其神态似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鹰体呈圆形,肌肉丰满,健壮有力。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新石器时代陶鹰鼎的问世表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彩绘鹳鱼⽯斧图陶缸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彩绘鹳鱼⽯斧图陶缸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四羊青铜方尊

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

此青铜器造型雄奇,匠心独运,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利簋

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纹饰是以饕餮纹为主题;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纹带;方座面四隅加饰蝉纹;都用云雷纹来衬托主题。方座上的兽面造型与利簋腹部的主体兽纹相仿,兽面巨目凝视,森严恐怖。方座四隅饰以蝉纹。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共同装饰在青铜利簋上,线条流畅清晰,给这只肃穆庄严的西周铜簋平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

利簋是目前中国所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也是著名战役牧野之战的唯一见证,为我国西周历史、文化、军事等提供了真实资料。

击鼓说唱陶俑

高56厘米

此俑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他上身赤裸,下身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额前有皱纹数道,开怀大笑。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似作说唱状,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

击鼓说唱陶俑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孝端皇后凤冠

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

该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 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叠,博髯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璆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皇。

明定陵地宫里共出土了2648件精美文物,其中大部分都堪称稀世之宝,全面直观地反映了明中后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水平。特别是丝织工艺、金属制作工艺等可谓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当时一起出土的凤冠共有四件,其中这件属于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入藏国博